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医痧病及其诊疗源流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2、《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一书对壮医常用部分治痧药进行了整理研究。其中有将各地壮医对同一味壮药不同药用部分进行了探讨,如山芝麻治痧,有的壮医用根,有的壮医用全草。这种挖掘整理,充分体现了壮医用药特色及不同地方用药的差别。

    3、《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整理总结了许多痧病民间常用的外治法,如用草药外洗、陶瓷针放血、银针浅刺放血、推擦法、舌下放药法等等,其中包含壮医的治疗经验。这种总结从一个侧面推动了壮医痧病临床治疗学的研究和发展。

    4、《痧病诊疗手册》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诸多方面对壮医认识和诊疗痧病的经验技术进行总结提高。黄氏的这种总结研究,是前人未曾进行过的,尤其是对壮医防治痧病及其并病常用中草药的研究探讨,开创了壮医用药科学性、合理性探讨的先河。甘草,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常用解毒、调和药物,然而壮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甘草是痧病的禁用药物。甘草味甘,凡甘令人壅,故痧病用之恐成痧块,难治。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痧病的厌闻食气、恶食、嗳灰碱气、放恶臭屁等症状,是机体代谢(消化)机能受到严重破坏的体征。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降低基础代谢的作用。痧病用甘草,将会降低病体基础代谢的生理作用,而起到损害正气,助长邪气的相反效果。因此,痧病禁甘草的用药经验是有科学依据的。《痧病诊疗手册》等专著的问世,表明壮医对痧病的认识和诊疗已由经验积累过渡到理论升华。

    以上的挖掘研究,虽各有重点,但从总体上都是对千百年来流传于壮族民间的痧病诊疗技术经验、用药方法和用药的科学性进行深入的前所未有的探讨,因而总体上促进了壮医痧病诊疗的发展。

    (四)现代科学在研究中的运用

    医学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更好地诊治疾病带来了福音,但与之相伴随的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药物毒性反应难以克服已成为现今医学界棘手的问题。传统医学中的自然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英国针灸协会主席泰勒博士就指出:"自然疗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为了治愈身体的疾病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潜力。近几年来,自然疗法医学已经变得使人们容易接受了"。在这种情况下,代表着自然疗法的壮医诊疗痧病的技术方法,诸如捏痧、刮痧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方法被运用到对壮医这些传统技术方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中。例如刮痧,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非药物自然疗法,与现代医学提出的"回归自然"疗法殊途同归,不谋而合。据病理学、生理学观察研究发现,刮痧会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强,从而可使肌肉和末梢神经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细胞免疫力具有增强作用,从而可增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具有"解表祛邪、调整阴阳、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等诸多功效,对许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并能起到保健强身、美容的作用。刮痧疗法的作用机理得到了阐明,为临床更广泛地推广使用本疗法找到了科学依据。

    四、影响壮医痧病诊疗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壮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生活习俗使得壮医痧病诊疗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出其个性特点。影响壮医痧病诊疗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尚医药因素

    壮医专家经考证指出:在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和古老的铜鼓饰纹中,就已包含有壮族先民崇尚医药力量的内容。一些史书和广西一些旧县志中也有体现壮族先民崇尚医药的记载。《贵县志》就论道:壮族"疾病必延医服药"; 《百色厅志》载:"病亦延医多用草药"。由此可见,壮族是崇尚医药的民族。正是这种崇尚医药的精神,使得壮医先辈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诊疗技术,并能使这些诊疗技术保存下来且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发展。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