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第六章 第六节 治疗方法--独特丰富,简便易行(1)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壮医外治方法已知的就有数十种之多,兹简介已经进行发掘整理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且行之有效的疗法如下:

    (一)壮医针法

    1.火针疗法

    常用的火针疗法有三种:①用自行车钢线或布伞钢线一截,长lO~15厘米,一端磨尖,一端安装木柄,即成火针。使用时,以棉花加少许硫磺粉卷于针尖上,蘸上茶油或花生油,点燃烧热,待火熄后,迅速点刺在治疗的部位上。此法常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胃痛、腰腿痛等病。②用l0号或12号注射针头装上木柄即成火针。此法多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方法是先用笔在结核部位划出结核大小,然后常规消毒,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约过3分钟后,将火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然后迅速刺人结核部位,先刺周围1圈,再在中间刺若干针,每次可连刺20~25针,刺后涂以少许消炎膏。③用3根8号缝衣针分成三等份呈品字形固定在直径约o.8厘米的小圆木或铁质圆管上,露出针尖约o.5厘米即成。使用时,先将针尖蘸上花生油或茶油,然后置于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人患者病位上,每病位刺1针,5~6天刺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此法多用于治疗淋巴结核、子宫癌鼻咽癌、脑血管瘤、骨髓瘤、甲亢等病。

    2.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是用大号缝衣针等针具,根据病症选择体表上某些部位或穴位,运用不同手法挑破其浅层皮肤或挑出皮下纤维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外治方法。操作方法:先选好针挑点,即根据病症选择穴位或体表上的病理阳性反应点。常规消毒后,用针对准针挑点下针。其手法有:浅挑、深挑、急挑、慢挑、轻挑、重挑、跃挑和摇挑8种。针挑方式有:点挑、行挑、丛挑、环挑、散挑和排挑6种。一般一个针挑点可反复挑几次,挑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创口。此法常用于治疗痧病、疳积、痔疮、痈症、腰痛等病证。

    3.挑痔疗法

    挑痔疗法是针挑疗法之一,常用于治疗炎性外痔、肛门瘙痒、轻度脱肛等病证。方法是,首先在腰骶部寻找痔点:形似丘疹,稍突起或不突起皮肤,如针头大小,圆形,略带光泽,颜色为灰白色、棕褐色或淡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有的痔点上还长有一根毛。其次常规消毒,以缝衣针将挑治部位的表皮纵行挑破o.1~o.2厘米。然后深入表皮下挑,将皮下白色纤维样物均挑断。病人稍疼痛,一般不出血。挑尽后,用碘酒消毒,贴上1平方厘米胶布即可,1次不愈者,隔1~2周再行挑治。

    4.挑痧疗法

    挑痧疗法是针挑疗法之一。方法是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将治疗部位皮肤捏起,右手持缝衣钊刺入提起部位皮肤深层,然后将针尖向皮肤外挑出细丝样组织,用刀月将细丝切断,每次挑切5~7条即可,挑毕在挑切部位敷上少许火柴头(研粉)。本法常用于治疗红毛痧、老年性白内障等。

    5.挑疳疗法

    挑疳疗法是针挑疗法之一,专治小儿疳积。操作方法是用消毒过的缝衣针挑刺四缝穴、长强穴、大椎穴、足三里等穴位,挑刺四缝穴以能挤出黄色粘液为宜。每7天1次,2次为1个疗程。

    6.陶针疗法

    陶针疗法是用陶瓷片或磨制成针状的医疗用具在病人体表相应的穴位按压,刺割至皮下出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是古代壮医传统医疗技术之一。该法按刺激方式方法,分点刺、排刺、行刺、环刺、丛刺、散刺、集中刺及扩散刺等。按刺激的强弱,则分有重刺、轻刺、中刺、放血刺、挑疳刺等类别。凡热证、表证、阳证及上部或气分病,用补虚泻实,重上轻下手法;寒证、里证、阴证及下部或血分病,用泻实补虚,重下轻上手法;寒热交错、虚实相兼、半表半里及偏于中部之病,则用中部平刺、两胁轻刺手法。刺后用碘酒、酒精或生姜片消毒即可。此法常用于治疗小儿夜啼、中风、中暑、急慢性惊风等病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