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月期不调
本病是指月经期超前或落后,行经日期延长,经量过多,或过少等为特征。
处方一:聚花过路黄,鲜全草60g,鸡蛋1-2只。
用法将药切碎,放少许猪油炒热,再打鸡蛋加盐炒热,于月经来潮前两天早上用米酒送服,一日1剂,连服3天。
处方二:红背菜15g,韭菜根15g,月季花9g,小叶紫金牛6g,鸡蛋1-2只。
用法:水煎,取汁煮鸡蛋于晚上临睡前服。一日1剂。
女子年过18岁,从未来过月经或已来过月经,再发生3个月以上不来月经者。闭经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要加以区别。
处方一:①紫九牛30g,卷柏10g,牛膝20g;②散血子20g。
用法:以上任选一方水煎取汁冲酒服,一日1剂。
处方二:茅草、高粱泡根、田茎黄、虎杖、十大功劳、九层风、泽兰,各适量。
用法:配鸡蛋或猪瘦肉煎服,一日1剂。
处方三:上山虎、下山虎、四方钻、朱砂根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至经通为止。
注:来经后,再用红毛毡5g,韭菜根30g,结香30g,黄花倒水莲30g,红背菜30g,于月经干净后,水煎,取汁煮蛋服。
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部疼痛不舒,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等。
处方一:聚花过路黄,小叶海金砂,均鲜品,各适量。
用法:把草与鸡蛋炒服,腹痛严重者用小叶海金砂水煎服。
处方二:红背菜、韭菜根、均用鲜品各30g,鸡蛋1-2只。
用法:将药切碎,加油、盐同鸡蛋炒服,一日1剂。
白赤带下
妇女阴道分泌物比平时增多,有特殊的腥臭味,颜色改变或带血色,常有头晕,疲倦,面色苍白,小便不舒,腰胀或重坠感,或伴阴间瘙痒等症。
1.白带
处方一:玉叶金花根、木芙蓉根、杉树浆、苎麻根各适量。
用法:捣烂,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服,或将三草药根水煎,取汁、二种树浆,加白糖分2次服,一日1剂。
处方二:中水东哥根、台湾榕根各30g,鸡肉120g。
用法:炖服,一日1剂。
处方三:杜茎山根15克,水东哥根60g,五指牛奶根30g,鸡肉120g。
用法:炖服,一日1剂。
2.赤带
处方:仙鹤草30克,地榆15g,猪骨头适量。
用法:炖服一日1剂。
崩漏
月经周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持续下血淋漓不断,月经周期紊乱,患者可表现贫血。
处方一:竹叶椒根60g,百草霜15g(用布包好),鸡翅膀1对。
加减:体弱者加黄花倒水莲,五指牛奶,土党参,各适量。
用法:水煎,分2次服,一日1剂。
处方二:①竹叶椒果实3g,木芙蓉(烧成灰)1g;②红背山麻根15g,鸡肉适量。
用法:①方研粉,用热酒送服;②方加酒适量煮出咪味,喝酒吃鸡肉。两方同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