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药概述】
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的根。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1.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温、热淋等如(<伤寒论>黄芩汤)、(<温病条辨>黄芩滑石汤)、(火府丹)。
2.清泄肺热:用于肺热咳嗽、温病壮热烦渴及热毒疮痈用治肺热咳嗽常与知母 桑白皮同用;如燥热咳嗽还可配合天冬 麦冬等同用。如(清咽宁肺汤)、(<张氏医通>黄芩泻肺汤)。
3.泻火解毒:用于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与生地 白茅根同用以凉血止血。
4.清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常与白术同用。
【药效鉴别】
黄芩既能清热又可止血故对热盛迫血外溢之证有标本兼顾之妙。
【临证应用】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用50%的黄芩煎剂每日1岁以下6ml1岁以上8~10ml5岁以上酌加皆服3次。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对多种革蓝氏阳性、阴性细菌有抑菌作用。其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2.有抗过敏性哮喘、抗肺炎作用;
3.有利胆、保肝作用。
【化学成分】
含黄芩素(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新素等。
【用量用法】
3——30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
【注】
枯芩:黄芩老根中空而枯的也称片芩。善清上焦湿热尤长于泻肺火欲其上行可酒炒。
子芩:新根中部坚实的也称条芩。长于清除中、下焦的实热或湿热。
酒蒸芩:微苦微寒。归肺、胆、胃、大肠经。入血分引药上行可治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多用于目赤肿痛瘀血壅盛。常配牛蒡子连翘薄荷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
散邪药可治头瘟如<普济消毒饮>;配川芎白芷可治风热上攻及头风热痛如<秘方茶调散>;配杏仁桔梗枳壳栀子等具有清肺利气作用亦可配桑白皮知母麦冬等同用如<清
肺汤>。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