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 正文

虚劳的辨证论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8-2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虚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化性和功能衰退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克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虚劳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导致虚劳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先天、后天两大因素,结合临床所见没引起虚劳的病因主要有禀赋薄弱、素质不强;烦劳过度,损伤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误治失治,损耗精气。虚劳虽有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但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虚,病损主要在五脏。对于虚劳的治疗,根据“虚则补之”、“损者宜之”的理论,当以补益为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

一、气虚

面色晄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舌苔淡白,脉细软弱。

1.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病机:肺气不足,表虚不固。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沙参益气补肺;熟地、五味子百合益肾敛肺。

2.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

病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熟地、当归滋补阴血;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3.脾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脘腹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病机:脾虚失健,生化乏源。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茯苓、扁豆健脾除湿。

4.肾气虚证

证候: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病机:肾气不充,腰督失养,固摄无权。

治法:益气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药:人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杜仲山茱萸温补肾气;熟地、枸杞子、当归补养精血。

二、血虚

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眼花,肌肤枯糙,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1.心血虚证

证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

病机:心血亏虚,心失所养。

治法:养血宁心。

方药:养心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益气生血;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养血宁心;肉桂半夏曲温中健脾,以助气血之生化。

2.肝血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瞤,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

病机: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治法:补血养肝。

方药: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熟地、当归补血养肝;芍药、川芎合营调血;黄芪、党参、白术补气生血。

三、阴虚

面颧红赤,唇红,低烧潮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安,盗汗,口干,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1.肺阴虚证

证候: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病机:肺阴亏虚,肺失清润。

治法:养阴润肺。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2.心阴虚证

证候: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

病机:心阴亏耗,心失濡养。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常用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3.脾胃阴虚证

证候: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

病机:脾胃阴伤,失于濡养。

治法:养阴和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阴养液;白芍乌梅、甘草酸甘化阴;谷芽鸡内金玫瑰花醒脾健胃。

4.肝阴虚证

证候: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

病机:滋养肝阴。

方药:补肝汤加减。

常用药: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山茱萸、首乌滋养肝阴。

5.肾阴虚证

证候: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病机:肾精不足,失于濡养。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助阳生阴。

四、阳虚

面色苍白或晦暗,怕冷,手足不温,出冷汗,精神疲倦,气息微弱,或有浮肿,下肢为甚,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舌淡白而润,脉细数、沉迟或虚大。

1.心阳虚证

证候: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病机:信阳不振,心气亏虚,运血无力。

治法:益气温阳。

方药:保元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益气扶正;肉桂、甘草、生姜温通阳气。

2.脾阳虚证

证候: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病机:中阳亏虚,温煦乏力,运化失常。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干姜温中祛寒。

3.肾阳虚证

证候: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

病机:肾阳亏虚,失于温煦,固摄无权。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温补肾气;熟地、山药、枸杞、当归补益精血,滋阴以助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