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 正文

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二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1-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4.阳虚发热证

证候: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恍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病机:肾阳亏虚,火不归原。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桂枝温补阳气,山茱萸、地黄补养肝肾,山药、茯苓补肾健脾,丹皮、泽泻清泄肝肾。

5.气郁发热证

证候: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饮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气郁日久,化火生热。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丹桅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丹皮、桅子清肝泻热,柴胡薄荷疏肝解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培补脾土。

6血瘀发热证

证候: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病机: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川穹、赤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牛膝活血祛瘀,柴胡、积壳、桔梗理气行气,甘草调和诸药。

7痰湿发热证

证候: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病机: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厚朴燥湿化痰;枳实陈皮理气和中;茯苓、通草竹叶清热利湿;黄连清热除烦。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