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妇科 > 正文

产后泄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5.肾虚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九加减。
    肉豆蔻10克 补骨脂15克 吴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 附片5克(先煎)炮姜5克 煨木香10克加减:泄泻无度,腰酸肢冷者,加附子3克、肉桂3克、鹿角片9克;腹痛甚者,加小茴香3克、木香5克、山药9克;小腹空坠或脱肛者,加升麻6克、柴胡6克、黄芪15克。

    【中成药】
    1.香砂六君子九 每日3次,每次6克。
    2.左金丸 每日3次,每次3克。
    3.香连丸 每日3次,每次5克。
    4.纯阳正气丸 每日3次,每次3克。
    5.参菩白术冲剂 每日3次,每次1包。
    6.四神九 每日3次,每次6克。

    【简便方】
    1.马齿苋30克、地绵草15克、大枣7枚,煎汤饮服。适用于湿热泄泻。

    2.炮姜炭末 每日3次,每次1.5克,吞服。

    【其它疗法】
    1.针刺足三里、脾俞、大肠俞穴;足三里、内关、风池穴。两组穴交替使用。
    2.灸关元,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
    3.湿热泻:取下脘、合谷、内庭等穴(泻法);寒湿泻:取天枢、气海、中院、大肠俞等穴(泻法);伤食泄:取足三里、胃俞、大肠俞、中脘等穴(泻法);肾虚泻:取命门、关元、百会(灸法)、肾俞、脾俞等穴(补法)。

【注意事项】
    1.本病多因产褥期间伤食或感受寒湿、湿热之邪,导致脾胃运化失司,食滞湿浊内蕴,下走肠道所致。因而产后调摄甚为重要,应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消化,定时,不宜进食生冷、炒煿之品。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