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的术语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被广泛使用的病理诊断。然而近20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IN并非是程度不同的连续的单一病变,而可以分为两类临床病理过程有明显差异的病变:低度病变和高度病变。
(四)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
CIN仍将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为三级,CIN I和II分别对应原来的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III则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分级认为,从CIN I到III是病因学和生物学性质相同、程度不同的一类病变,它解决了区分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重复性不好的问题,认为凡是诊断为CIN者,均有发展为癌的风险,尽管有个体差异。而恰当的治疗则能阻止癌的发生。CIN诊断虽然从概念和术语上将鳞状上皮病变统一了,却使临床大夫更加迷惑:对不同级别的病变该做如何处理才算恰当?
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发现,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病变的细胞在生物学性质上并无差别,均为单克隆性增生,存在细胞核DNA的异倍体,因此Richart引入了CIN的概念。
(三)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1956年,Reagan引入了“不典型增生”的概念,用以描述在宫颈病变普查中发现的介于正常鳞状上皮和原位癌之间的病变,同时,将不典型增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认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病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时认为,区分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非常重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二者是不同性质的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是可以恢复的,原位癌则不能。在多数医院,对诊断不典型增生的病人不做处理、仅随访、或根据其他临床资料采取治疗措施,而诊断原位癌者则通常需切除子宫(与现在的治疗方案不同!)。
(二)不典型增生(dysplasia)和原位癌
20世纪30年代,Schottlander 和Kermauner第一次引入了“原位癌”的概念;
1900年,Cullen认识到这种上皮内病变组织学上与浸润癌相似;
1886年,John Williams 指出在宫颈浸润癌旁存在非浸润性病变;
(一)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的提出
一、对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认识的演变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是宫颈癌发生的必经阶段。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是病理工作者、尤其是广大基层病理工作者常遇到的问题。近五十年以来,对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的病因学、细胞学、组织学的认识不断深入,诊断术语也在不断变化,病理诊断向着更好的科学性、更高的重复性及与临床治疗方案良好的对应性方向发展。因为历史的原因,相关的术语较多,容易混淆,而且旧术语与新术语并非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因此,厘清现阶段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各种概念,了解不同病变代表的含义,对于做出规范化的病理诊断,与国际接轨,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