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一)
【来源】《伤寒杂病论》卷三。
【异名】黄芩一物汤(《仁斋直指》卷十六)。
【组成】黄芩12克
【用法】哎咀。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次温饮150毫升。
【功用】清热止血。
【主治】鼻衄,吐血,下血,妇人漏下血不止。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二)
【来源】张仲景。
【类别】清热类
【主治】太阳、少阳二经合病下利。
【原方配方】黄芩(三两)甘草(炙)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配方:黄芩27克,白芍、甘草各16克,加大枣12枚。水煎。
【原方用法】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方解】黄芩可以清热,此方是由于太阳、少阳二经脉病邪导致,故用其泻火;甘草、大枣,甘柔用以和太阴经。白芍酸涩,可以收敛。
【主治】阳邪入里导致的痢疾。
最新SCI论文TheFour-HerbChineseMedicinePHY906ReducesChemotherapy-InducedGastrointestinalToxicity文章发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18August2010Vol2Issue4545ra591对仲景方有新的认识,为中医发展打开新的思路。贡献巨大不得不看。【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三)
【来源】《万病回春》卷五。
【组成】黄芩、山栀、桔梗、麦门冬(去心)、当归、生地黄、干葛、人参、天花粉、白芍各等分,乌梅1个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水煎,食后频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上消渴证。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四)
【组成】黄芩8分,泽泻8分,通草8分,柴胡7分,桑白皮7分,杏仁(汤去皮尖)6分,猪苓(去皮柴)6分,泽漆叶4分。
【来源】《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
【主治】小儿肿满。小儿痫愈后血气尚虚,而热在皮肤,与气相搏,通身头面皆肿。
【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半,4-5岁儿为3服,1-2岁服2合。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五)
【来源】《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组成】黄芩、桂心各9克、茯苓12克、前胡24克、半夏9克(洗)。
【用法】上五味,切。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为六服,日三服,夜三服。间食生姜粥。以小便畅利为愈。
【主治】伤寒六七日,发汗不解,呕逆下利,小便不利,胸胁痞满,微热而烦。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六)
【药物组成】黄芩(去黑心)3分,升麻3分,射干3分,木通(锉)3分,甘草(炙,锉)半两,犀角(镑)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方剂主治】喉痹,胸满,噎塞不通。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1钱匕,细细温呷。
中药黄芩汤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药方(七)
【药物组成】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锉,炒)半两,白芍药(锉,炒)半两,黄耆(锉)1两,人参1两,山芋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方剂主治】妊娠惊胎,胎动不安,时时转易。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加糯米半合,葱白3寸(细切),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