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切制
第一节 净选
净选指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
1.清除杂质的方法有四种: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等。
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首先搞清要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有——莲子心(胚芽)清心火,莲子肉补脾涩精;麻黄根止汗,麻黄草质茎发汗;如白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白首乌、苦楝根、雷公藤的外皮有毒副作用也应除去。毛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故应除去以消除副作用。去毛方法有鹿茸燎去毛茸;枇杷叶、石韦刷去毛;骨碎补、狗脊、马钱子用砂炒法烫去毛;金樱子挖净毛和核;香附撞去毛。其他操作多为去除非药用部位,以洁净药物,调配时剂量准确。要知道应去除的部位及适用的药物,以备选择。如用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例石斛、芦根、藕节等。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如龙胆、丹参、威灵仙、防风。牡丹皮、地骨皮、巴戟天、五加皮应去木质心。乌梅、山楂,山茱萸等去核取肉。枳壳去瓤。
3.其他加工应了解方法及适用药物。
碾捣:如矿物药自然铜、赭石、龙骨、阳起石,动物甲壳龟甲、牡蛎、瓦楞子,植物药芥子、韭菜子、木鳖子等。制绒:如麻黄制绒,艾叶制绒。拌衣:如朱砂拌茯神、茯苓、远志,以增强宁心安神作用。青黛拌灯心草有清热凉肝的作用。
第二节 切制
饮片切制是中药炮制的工序之一,是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其目的有: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贮存,利于制剂,便于鉴别。
1.切制前的水处理有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和润法。如淋法,多适应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等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有薄荷、荆芥、佩兰、枇杷叶、陈皮、甘草等。淘洗法多适用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有五加皮、白鲜皮、南沙参、防风、龙胆等。泡法多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的药材,有萆解、天花粉、木香、乌药、三棱等。漂法多适用于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具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有川乌、天南星、肉苁蓉、昆布,紫河车、人中白等。润法多适用于质地坚硬、短时间外部水分不易渗透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利于切制的药物,有三棱、槟榔、郁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