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中药基础 > 正文

补益药和方剂(2)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方解:本方为治脾胃气虚的基本方。方中党参甘温扶脾养胃,补益中气,使脾胃健旺、增进运化力,资生气血为主药。脾虚易生湿、白术苦温、能健脾燥湿,扶助运化为补药。茯苓甘淡,助白术健脾利湿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作为使药。

    临床应用:

    1.本方长于补中气、健脾胃、很多补益方都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胃功能减退,消化力弱,各种慢性病出现的脾气虚弱均可加减应用。

    2.脾胃虚弱兼有气滞,胸腹胀闷不舒,可加陈皮理气化滞,称为导功散,如小儿食少便溏,消化不良的脾气虚适用。

    3.脾胃气虚兼有痰湿,咳嗽痰多,痰清稀,气短者可加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称六君子汤。

    4.脾胃气虚,寒湿滞留中焦,脘腹胀痛,呃逆嗳气,呕吐腹泻,舌苔白腻等加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可以行气止痛、降逆化痰,名为香砂六君子汤。

    在上述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临床辩证,加用行气和胃,理气化滞,燥湿化痰药,临床上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汤及妊娠恶阻,属于脾胃气虚者均可选用。据报导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有效率为90%,治愈率达50%。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 白术10克 党参15克 当归6克 陈皮6克 柴胡5克 升麻5克 炙甘草5克。

    功效: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陷。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嫩色淡、脉虚或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或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证.


    方解:本方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临床应用:

    1.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可用本方治疗。

    2.本方亦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眼睑下垂等证。若加入积壳或积实可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效果更好。

    3.凡一般慢性疾病,症见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体倦,动则气促,舌淡脉虚等,亦可加减使用。

    2.补血方

    补血方用于血虚证,如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等。常用熟地黄、当归、芍药等补血药为主组成方剂。因“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补血方常配用党参、黄芪之类,以益气生血。代表方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四物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熟地黄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6克。

    用法: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方解: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上一篇:中草药—叶类
下一篇:止血药实验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