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2.用治脾虚湿盛的腹胀泄泻,肢体浮肿,腹水,常与桂枝、茯苓,泽泻等同用;用治水湿内停,结为痰饮, 胸胁支满,头眩者,常与桂枝、茯苓等同用。
3.表虚自汗、与黄芪、浮小麦、牡蛎合用。
4.用于脾胃气虚,胎动不安配黄苓,砂仁,杜仲,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用量:5-15克。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性燥,凡阴虚内热伤津者忌用。炒白术健脾;土炒白术止泻;生白术利水,固表止汗。
参考资料:
白术含苍术醇、苍术酮,维生素A类物质及挥发油等。药理实验证明,白术有降低血糖,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尚有促进血液循环及利尿作用,利尿作用是抑制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增加钠的排泄。有保肝作用及抑制絮状表皮癣菌生长作用。
(四)山药《本经》
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蓣的块根。
别名:薯蓣、山芋、白苕、佛掌薯、怀山药。
处方名:山药、生山药、淮山药。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肺、肾经。
功能:补脾胃,益肺肾。
主治与应用:
1.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便溏久泄等。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2.治肺肾阴虚,久咳气喘、午后低热,自汗等。常与党参,五味子同用。
3.治肾气不足,遗精,带下,尿频等。常与莲子肉,芡实等同用。
4.本品能补气养阴而止渴,可配伍黄芪,葛根,知母,花粉等用治消渴证。
5.用量用法:煎服10-30克,大量60-250克,研末吞服,每次6-10克。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忌服。
参考资料:
山药含粘液质、皂碱、尿囊素、胆碱、精氨酸、淀粉及磷质等。山药与碱性药物混合,能使所含淀粉酶失效。山药有滋补强壮作用。淀粉酶有分解淀粉变为葡萄糖作用。有祛痰作用。
(五)甘草《本经》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
别名:甜草、生甘草、炙甘草。
性味:甘、平。炙甘草:甘、微温。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或归十二经。
功能:补脾润肺、解毒、止痛。
主治与应用:
1.用治脾胃气虚诸证,常与党参,白术遇用:用治气虚血少心动悸,脉结代常与党参,桂枝,生地等同用。
2.用于咳嗽气喘。如治风寒犯肺之喘咳,配伍麻黄,杏仁;治肺热喘咳则与石膏同用。
3.用于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常与桂枝,白芍同用。
4.甘草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复方中多为佐,使药,以协调方剂中诸药药性。
5.用于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可单用或配伍他药同用。
用量用法:2-10克。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及呕吐者忌服。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久服大剂甘草、易致浮肿,使用亦当注意。
参考资料:
甘草中含甘草甜素6-10%,为甘草的钙,钾盐和甜味成分,甘草酸水解后产生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此外尚含有甘草甙和天冬酰胺,甘露醇,多种黄酮类物质等。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白喉毒素、蛇毒有效,对药物、食物、体内代谢产物等均有一定解毒作用,如近年成功地用甘草酸解链霉素、喜树碱、野百合碱等药毒副作用。有类皮质激素作用,可用治阿狄森氏病。甘草能缓解胃平滑肌痉挛,有抑制胃液及胃蛋白酶分泌,促进组织新生,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时,对溃疡面还有保护作用。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可用治肺结核。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但长期服用可引起水肿。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的粘膜,减轻刺激,有助于止咳,促进咽喉及气管分泌,使痰易于咯出,可作为保护性祛痰药。甘草与柴胡合剂对肝硬变有防治作用,能防止脂肪在肝内蓄积,抑制纤维增生。甘草甜素还有利尿作用,并可增加茶碱的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