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补益药和方剂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补益方剂。
适应症:
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分类:补益方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
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补。
补益药--方剂
一、补益药
一)补气药
凡用以补益脾气,肺气为主要作用,具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增进脏腑功能的作用,能消除或改善气虚证的药物,称为补气药。
补气药适用于治疗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胸腹胀满、便溏或泄泻、脱肛、子宫脱垂和气短声低,动则喘咳乏力,头晕自汗,舌胖嫩色淡,脉弱等证。
临床上应用补气药,应根据不同证状及兼证,选用适当的补气药,进行随证配伍,以达到扶正驱邪的临床效果。
(一)人参《本经》
五加科多年生草村植物人参的根,野生者称山参;栽培者称园参。主产于东北,秋季挖其根。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生晒参、糖参、红参、参须之别。产于朝鲜者,称为朝鲜参或高丽参。
别名:白参、红参、糖参、参须、地精。
处方名:吉林参、野山参、红参、生晒参、高丽参、别直参、石柱参。
性味:甘、微苦、微温。
归经:入脾、肺、心经。
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气虚欲脱之危证,凡大失血,大吐泻以及一切疾病因元气虚极均可出现体虚欲脱,脉微欲绝之证,可单用之品,大量浓煎服,即独参汤,为补气固脱之良方;如兼见汗出肢冷等亡阳现象,可加附子同用,以增强回阳作用,即人参附子汤;如兼见血脱,亡阴之人,则加麦冬、五味子,有补血滋阴作用,即生脉散。
2.用于脾气不足之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上腹痞满、呕吐泄泻等症,常配伍白术、茯苓、炙甘草等健脾胃药同用,如四君子汤。
3.用于肺气亏虚之呼吸短促,神疲乏力、动则气喘、脉虚自汗等症,多与胡桃、蛤蚧等药同用,如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
4.用于津伤口渴,消渴。用治热病津伤,身热口渴、多汗、脉大无力之证,多与石膏、知母、甘草、梗米同用,如人参白虎汤;用治消渴症,常配伍生地、玄参、麦冬等养阴生津药同用,有益气生津之功效。
5.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多配伍当归,龙眼肉,酸枣仁同用。
6.治疗阳萎,多与鹿茸,胎盘等补阳药同用,可以起益气壮阳的效果。
用量:5-10克,虚脱重证用15-30克。
注意:
1.一般宜炖服或研末吞服。
2.实证,热证须慎用。
3.人参反黎芦、畏五灵脂,恶皂荚,服人参不宜喝茶,吃萝卜。
参考资料:人参叶、味苦、微甘、性寒、具有生津祛暑、降虚火,解酒等作用。适用于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虚火牙痛等症。用量5-10克。人参叶可代替人参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