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肉桂子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倒卵形,长5~12mm,直径6~7mm。宿萼杯状,长4~6mm,边缘有不明显的六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少数连有果柄。宿萼内有椭圆形幼果,直径3~3.5mm,黄棕色,顶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气香,味辣。
肉桂子药材鉴别
肉桂子显微鉴别
幼果(直径2.5mm)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长方形细胞,外壁及侧壁增厚,外被明显角质层。其下为2~3列类圆形具孔纹厚壁细胞,木化,含棕色物质。中果皮为10~20列薄壁细胞,内含方晶或小柱晶,圆形或椭圆形油细胞及粘液细胞散在,油细胞长径60~80μm,短径40~60μm,粘液细胞稍小,近内果皮处散有维管束10多个。内侧有多列棕色色素细胞,内果皮一列含草酸钙方晶的薄壁细胞。种皮外层为4~5列棕色细胞,其内为2~4列具网纹细胞,木化。药用为幼果,故只有少数偶见部分胚乳细胞。
肉桂子(幼果)
1.横切面简图(×15) 2.宿萼横切面详图(×15) 3.横切面详图(×250)
宿萼(宽1.2mm)横切面 外表皮为一列略切向延长的细胞 ,外壁及侧壁略加厚,外被角质层。其下有3~5列黄棕色薄壁细胞。薄壁组织中有油细胞及粘液细胞,于萼片中部维管束断续排列,其旁有较大的纤维散在,壁木化。近内表皮处亦有3~4列含棕色物的细胞,内表皮外被角质层。
肉桂子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浸出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放入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乙醇2ml,移入试管中,再加2,4-二硝基苯肼试剂数滴,放置,产生棕红色沉淀。(检查桂皮醛)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适量,按常法提出挥发油,用等量乙酸乙酯稀释,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湿法制板,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乙酸乙酯-正己烷(1:9),展距18cm。显色剂:2,4二硝基苯肼试剂,得棕红色斑点,与对照品桂皮醛斑点一致。
肉桂子薄层层析图谱
S:桂皮醛 1.肉桂子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