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中药知识 > 中药化学 > 正文

现代中药的化学研究方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更好的新药用于健康保健上。由于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应用中药的人群越来越多。自我国实行新药审批以来,已批准了几百个新的中药,有许多中药成药的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首肯,如:藿香正气软胶囊,双黄连,清开灵,新清宁,金刚藤等。当然,有一部分几乎没有什么疗效或疗效待证实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为低水平重复。随着对新药研究要求的提高,开发新中药的难度将越来越高,研究费用也将越来越大;一般的、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所开展新药创制的难度更大。面临“洋中药”的挑战,中药必须在质量可控上下大功夫,否则,中药如何走向世界?恐怕自身也将难保。新药的研制要求为“安全、有效、可控、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安全为基石,是前提条件,有效是作为药品的第二个基本要求,可控稳定是必须要求。中药新药的问题在于质量可控和稳定上,即:如何才能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保证所生产的药品的生产可重复性。下面就现代中药化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叙述如下。

  1 中药材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中药材的质量在我国极为不稳定,市场也较为混乱。这样,以质量不稳定、不可控的原材料进行中药的生产,就算生产环节是严格按照GMP规范进行生产的,其质量同样不能达到可控的要求。

  要想达到中药材质量的可控和稳定,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生产基地的方法进行中药材的种植。种植品的质量的好坏,通常采用有效成分测定的方法进行评价。可是,中药含有大量的成分,即使知道几个化学成分,但不知道这些成分是否与药效学和临床应用具有相关性,并且中药的应用讲究配伍,相同的药材在不同处方中的作用和地位各异,即同一药材在不同处方中,其发挥作用的或起主导作用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才能较为全面地评价中药和中成药的质量呢?最近,毕开顺教授等[1,2]建立的模式识别系统对评价中药材和中药复方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旨在建立中药的化学-药效-毒性指纹图谱,利用这个指纹图谱不仅能够进行定性的鉴别,更主要的能够根据某药材的化学信息,利用建立的特定药材的数学模型,进行其药效和毒性的估算,从而达到综合评价中药质量的目的。建议在中药材质量的标准化研究中引入和推广该方法。

  从化学-药效-毒性指纹图谱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复杂系统中,谁是有效成分,贡献强度如何?哪个是毒性成分,哪个成分是减毒增效成分。这样,我们可以利用LC-MS,GC-MS判断这些有效成分(群)的化学碎片信息,利用DAD-HPLC判断有效成分(群)的性质(明确由几个成分组成,并给出各成分的紫外图谱)。有了上述的信息,我们基本可以推测该有效成分的性质和类别,根据该化合物在HPLC上的保留时间,可以推测该化合物的极性的大小,这样我们可以结合TLC展开的性质,很容易就判断出HPLC 上的峰与在TLC上的斑点的对应关系。有了这个对应关系,就不难分离和纯化出该化合物,利用光谱分析和化学研究,可以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和绝对构型。进而制备一定的量,用于该药材或复方的质量控制上。
目前,Ⅱ类新药研究中要求有效成分的可知率在50%以上,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得到这些有效成分,但是限于技术和研究思路,开展或采用植物化学的常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如何进行才能避免植物化学分离中的盲目性呢?方法之一就是图1的研究系统。这个系统不仅适合于有效成分的制备与分离,而且适合于中药复方化学有效部位的研究。一旦判断出某些成分与药效具有正相关作用和与毒性具有负相关作用,就可以用制备液相进行定向分离、纯化。就作者的经验来看,在进行液相制备之前,要进行有效成分对应部位的富集,富集方法包括干柱色谱、闪式色谱、真空柱色谱(VLC)等;富集后,有些大量成分已可以利用溶剂法精制得到纯品(许多人忽视该方法,今后应当重视),多数再经过一次或数次色谱分离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足够的纯品了;当然也有些成分必须经过艰辛的过程才能得到,如:银杏内酯A,B,C,特别是A与B的分离。该方法的指导思想为:瞄准目标,变微量成分为常量或大量成分进行分离和制备。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