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药材大全 > 药材种植 > 正文

六种当令中药材的采收加工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仙茅 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具有强筋骨、补肾壮阳和祛寒湿等功效。适用于腰膝冷痛、四肢麻痹,阳痿等疾症。
  仙茅主产于广东、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省区,野生在山坡、丘陵、草丛或灌木中,以夏、秋两季为适宜采收期。采收时,将全株挖起(尽量不挖伤其根状茎),剥除部分茎叶及须根,放入竹筛或竹萝内,置流水处(或盛水的大木盆内)搓洗掉附着在根茎上的泥沙,然后捞出倒入预先备好的沸水锅内烫煮5分钟左右。待烫熟透时(折断面中无白点)即可捞起,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上曝晒,期间要经常翻动,使之晾晒均匀。夜间将其堆放,使根茎内部水分往外渗出。如此曝晒2~3天即得足干仙茅。
  采用此法加工所得的仙茅,其优质品呈圆柱形、略弯曲、条粗饱满,长为5~10厘米,直径为0.6~0.8厘米,表面粗糙,黑褐色;质地坚实而硬脆,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呈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辣。该品如存放不当易生虫,故应以麻袋包装,缝严袋口,置于干燥处,并经常检查,如发现生虫即用硫黄熏杀。
  五倍子 五倍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等地。肚倍在每年5~6月采收,角倍在每年8~9月采收。如果采收过迟则虫瘿开裂,影响质量。加工方法是:将虫瘿摘下后,放在沸水里边煮边搅拌。3~5分钟即由黄褐色转变成灰色,然后取出晒干或阴干,即得成品。
  角倍成品为棱角形,有不规则的角块分枝。表面灰色或淡棕色,具灰白色滑软的细毛绒及细线纹。壁较薄,质硬而脆,容易破碎,断面呈角质状,有光泽,内壁平滑,内有黑褐色蚜虫尸体及灰色粉状排泄物。肚倍为圆形或纺锤形囊状,表面无突起分支,毛绒不显著,壁较厚,其余同角倍。两者均以个大、完整、色灰褐、纯净者为佳。
  斑蝥 斑蝥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区。一般多群聚蚕食大豆、花生、茄子叶片及棉花的嫩芽、叶片和花朵等。 4~5月开始为害,7~8月活动最为严重。在此期间,于每天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须戴手套及口罩,以免毒素刺激皮肤、黏膜。捕捉到的斑蝥,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然后取出晒干。也可放入瓦罐里,加少许白酒,密塞闷死或熏死,取出晒干。商品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无油败气味者为佳。
  蟾酥 蟾蜍全国各地均产。其性迟钝笨拙,不善跳跃。白天多栖息在石缝、泥洞或草丛中。傍晚常在房屋周围活动觅食,雨后群集在干燥地方捕食昆虫。冬天则潜入水底淤泥里或泥土里越冬。采集蟾酥一般在4~8月。捕得蟾蜍后,将其体表洗净,用刮夹钳刮取耳后腺及皮肤腺之分泌浆液,盛于瓷盆内(忌有铁器,以免使之变黑),用滤筛滤去杂质,然后涂抹在玻璃片上摊成薄膜晒干或烘干。用涂膜方法制得的蟾酥,称“片酥”;做成小薄圆形,摊在油纸上晒干者,称“棋子酥”。蟾酥表面光亮,呈紫红色或棕黑色,半透明、气微腥,味麻辣。圆形蟾酥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茶褐色,如胶质状而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折断、红褐红。成品以质明亮、紫红色、断面平坦、沾水即泛白色者为佳。
  蟾酥有大毒,加工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其飞入眼鼻引起红肿疼痛。如果发生蟾酥中毒,可用甘草、白芨各30克煎浓汁服解。
  红娘虫 红娘虫主产于湖南、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和安徽等省。野生于丘陵地带。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沙质土壤中,成虫常栖息于灌木丛中,7~8月是捕捉红娘虫的最佳时节。一般在清早露水未干,红娘虫翅湿不能起飞时捕捉。可用蝇拍轻轻将其打落,用竹筷子夹入布袋内。因其物有一种能刺激皮肤、粘膜和眼睛的气味,在捕捉时宜戴上手套及口罩。捕捉到的红娘虫,连布袋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摊在太阳下晒至全干。商品以足干、呈长圆形、头部、背部和胸部黑棕色,嘴及腹部红色,有 8个环节、质松而脆、气微臭,原只全形鲜明、无破碎、无杂质、无霉坏者为佳。
  菟丝子 菟丝子主产于江苏、辽宁、吉林、河北和河南等地。野生于灌木、草丛、路旁、沟边等地处。多寄生于豆科和菊科植物。夏、秋两季采收。当种子成熟时,连同寄生植物枝条割回,晒干,用竹条打出种子,除去寄主枝叶,取出菟丝子,簸去杂质和泥沙,然后装入麻袋内置干燥处保存。
  菟丝子呈类球形,直径1~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压碎。加适当沸水浸泡后,表面有粘性,气微、味淡。成品以足干、类球形、饱满、灰褐色、无杂质、无泥沙、无虫蛀、无霉坏者为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