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 蛤蚧是野生动物药材,长期以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产量又不断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早在五十年代后期,我国蛤蚧的主要产地广西,就曾进行了蛤蚧人工饲养的试验,以期变野生为家养、家繁,借以增加产量。由野生动物变为家养家繁的动物,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艰苦反复的试验才能成功,因此最初遭到失败,是不足为奇的。整六十年代,广西、广东的一些地区对蛤蚧的人工饲养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但无多大进展;至七十年代第二年,广西贵县医药公司又建房试养,继之,横县、崇左、龙州、田阳、隆安、靖西、武鸣等县医药公司及广西医药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等单位也先后进行了养殖试验,广西商业部门还多次召开“蛤蚧生产”专业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许多产区开展的养殖试验,探索了一些方法,简介于下:
(1)生活习性
蛤蚧栖息于悬崖石壁洞缝中,树洞中、房舍墙壁顶部。特别喜欢栖息在周围昆虫多,有草木生长,高几米至几十米的山岩上。在石山边的坟墓中以及土山石洞中也有栖息。蛤蚧喜温怕寒,冬季多栖息在向阳避风的洞中,入洞深。夏季多栖息在背阳凉爽处,入洞浅。昼伏,夜出。喜几条或单独栖息。性机警,遇惊四处逃逸,嘴能自卫,若突遇异物则咬之不放,被触怒时,常发出咯咯之声并张口回击。蛤蚧遇险能自切其尾,弃尾而逃。蛤蚧不喜水且能游泳,被困在水中时能游水离开。蛤蚧能在峭壁、侧壁或天花板上爬行自如。视力不强,畏光,白天可见5、6m的距离,但有好的听力。蛤蚧不论雌雄老幼,都喜头向下栖息,蛤蚧能鸣叫,古书中己有记载,鸣叫与个体发育、温度变化、光线强弱、生殖活动有一定关系。蛤蚧每年蜕皮1~2次,与生长有直接关系,蜕皮一次通常需要5~6天,体弱者脱皮时间长些,幼蛤蚧蜕皮较快。脱皮的顺序是,从头、肢、背部先蜕,然后躯干、尾,脚趾脱完时间较长。与蛇类脱皮不同的是,非整张脱出,而是成块状脱落。
温度对蛤蚧的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与蛤蚧的生长发育、活动状态、生存、数量和分布关系密切。在冬季,当室内温度下降到8℃以下时蛤蚧呈麻木或冬眠状态,当室温回升到18℃左右时,麻木或冬眠状态立即解除,即便是隆冬季节亦恢复活动。不同季节的活动强度具有显著差别,以5、6、7月为最强,8、9、10月次之,1、2、3、11、12月最低。值得注意的是,蛤蚧虽属喜温动物,但不耐高温。对低温特别敏感,不能生长在冬天有冰雪的地方。据观察,蛤蚧耐低温的能力与个体大小,体质强弱、肥瘦有关。肥壮者能忍受5℃左右的温度;瘦弱的只能耐受8℃左右的温度;小蛤蚧遇13℃的温度即冻死。
水对蛤蚧的生存也关系密切,不仅有降低体温的作用,而且还可满足体内代谢之需要,食物虽含有水分,但不足,因此,蛤蚧还需饮水。夏日运送蛤蚧时,因气温高,失水增加,故除给以饮水外,还要进行体外淋水,以免发生过热缺水而死亡。蛤蚧在冬、春、秋季可适应不低于55%的湿度环境,夏季则要求的湿度环境在65%以上。
蛤蚧对光线的反应特别敏锐,瞳孔能随光线的强弱迅速作出放大或缩小的调节,在全黑的情况下,瞳孔全部放大成圆形,在白天,瞳孔完全关闭。
蛤蚧取食与活动是一致的,在野外,蛤蚧全年取食,但冬季胃肠内发现食物的频次少,胃充塞度少,夏季则相反。取食强度与昆虫的季节性变化相一致,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取食时间,天黑开始取食,日出停止活动,取食活动呈现出昼夜变化,蛤蚧专吃活的动物,食物几乎全部是昆虫,昆虫中除大型而体硬的及体小如浮尘子、飞虱等外,其他蛤蚧都能吃。在饲养条件下,蛤蚧一次可吃7.6g重,6cm长的炸蜢。食物的消化由吃入至排出约需12小时以上。蛤蚧在缺食的情况下能耐饿较长时间而不死,耐饥长达二百多天。
在正常情况下,蛤蚧需到3~4龄时才能达性成熟,此时体长约130mm,体重约50g。从5月至9月段时间,都可见到蛤蚧产卵,但以6、7月份产卵最多,5、8、9各月产卵较少,10月也发现有个别产卵的。怀卵待产的蛤蚧,腹部膨大,两侧卵巢各有一个成熟的卵及7~10个未发育成熟的卵。蛤蚧每年仅产卵一次,每次产卵两个,一般两卵相隔几分钟产出,但也有相隔30分钟至数天甚至数月的。有个别蛤蚧,一年仅产一个卵。由此可见,蛤蚧的产卵力是很低的,这可能与营养不足有关。蛤蚧在天黑之后交配。交配时雄性靠近雌性,并爬到雌性背面,雄尾根部绕到雌尾根部下面与之对合,几秒钟后各自离开。在野生条件下,蛤蚧卵产在洞内伸手不及处。在饲养室中,蛤蚧喜将卵集中产在天花板、墙角、墙壁暗角处,卵重叠堆积,互相粘连不可分开。铁丝笼内的蛤蚧大多将卵产在笼壁上,也有产在笼顶的,但极少产在笼底,这与保护卵的安全使卵免遭敌害有直接关系。蛤蚧产卵时,头部朝下,尾部朝上,四肢平行伸展,卵刚产出时,卵壳柔软具黏性,蛤蚧用后腿或后脚不停地将卵往墙壁或笼壁上挤压,约经几分钟,卵就粘于壁上。卵产出几十分钟后,蛤蚧自动离开,没有护卵的习性。蛤蚧卵最大卵径值是长30mm,宽25mm。最小卵的径值是长22mm,宽20mm。最重卵为7.8g,最轻为3.97g,多数为5~7g。卵的质量与孵化率有直接的关系。没有破损的受精卵,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都能正常孵化。
早产卵、未受精的卵、受霉菌污染的卵和破损卵都不能孵化,孵化率多在50—60%左右。孵化率较低的原因还与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温、湿度不适宜造成
死胎有关。孵化出的小蛤蚧的大小与卵的大小相关,一般体重为5.25~3.63g;体长为59~51mm。
蛤蚧的尾对于蛤蚧的价值关系极大,断了尾不够67mm长的蛤蚧,不能供外贸出口,内销降价40%,甚至列入等外。药用价值也随之降低,影响疗效。《开宝本草》(公元973年)记载:“蛤蚧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功在尾之说仍为现今中医临床所习用。有些地方仅以尾入药,可见蛤蚧贵在其尾。
蛤蚧尾细而长,基部较粗,越向后越细,呈短鞭状,长度约为体长的70~90%,具有5~7个浅灰白色环带。尾背部和两侧具有成行排列的疣粒,每行6个,尾基部下侧每边各有一个大形鳞突雌性较小,雄性较大,此是鉴别雌雄的一个重要特征。尾折断后,断面有8个圆锥形的肌束,排列成一圈,中央可见尾椎骨。再生尾与原尾有显著的区别,再生尾粗而短,一般长度约为体长的70%以下,没有成行排列的疣粒和浅灰白色环带,但具锈色纵条纹,尾折断后横断面有20个左右圆柱形肌束,排列成一圈,中央可见软骨质尾椎,不分节,成条索状。在自然情况下,尾的长度差别很大,短的为67mm,长的可达144.5mm。原尾断下能弹跳弹,跳动作可持续4分钟,而后减弱,仅作扭动。幼小蛤蚧尾弹跳力弱,再生尾无弹跳力。再生尾断后,仍能继续再生,再断又再生,只要蛤蚧活着,不管年龄多大,尾部都有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