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中药 > 药材大全 > 药材种植 > 正文

药用动物饲养(三)-饲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饲养
  当前人工伺养的药用动物,多为野生的和半驯化的动物,不能生搬硬套家畜、家禽等已有很高驯化程度的动物那种饲养方式和方法,必须走出一条适应药用动物生物学规律的新路子。所以,应用生态学的研究在药用动物饲养上非常重要,其中种群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的理论有指导意义。因为人类要想得到比野生状态下更多的产品,必须实行密集生产,样能使动物的密度比野外大许多倍;动物群的组成与结构,年龄比例和性别比例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新的比例关系是为获取优质高产的动物药产品而在人类有计划的安排下形成的。另外,动物生存的环境,如气候调节、食物供应、场舍布局、污物清除等,都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这样,就使人工养殖的药用动物产生了新的种内、外生态关系,并在繁殖、生长发育和动物药生产上,显示出新的生产潜力。
  (1)食物链基本理论及其对药用动物饲养业的指导意义
  地球上的能源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存于体内,植物可以被草食动物所食用,草食动物又可被肉食动物所食用,于是,基于营养的关系,而将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联系起来,形成链索状关系,称为“食物链”。例如:藻类一甲壳类—海马—凶猛鱼类;马尾松一松毛虫一蜈蚣。研究药用动物食物链的组成及其量的调节,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如对珍贵药用动物的种群保护和复壮,就必须了解该动物的生存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动物在食物链上的前一环节(食物)和后一环节(天敌)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才能知道所要保护动物的种群是将要得到发展或是走向灭绝。
  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都需要摄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移动,是在食物链上逐级传递的。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也叫“营养层次”。在各营养级中,第一营养级的数量最大,生产率最高,而后依次递减,形成了各营养级之间的塔形关系,称为“食物塔”。各塔级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大体为10:1,即生态学上著名的“数量金字塔定律”。从我国药用动物饲养业现有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上述几个概念,在实际饲养工作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概念可以引导我们去研究药用动物所在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上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数量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在对药用动物种群保护和发展上如何有效地施加影响,在人工饲养上指导我们有计划地准备饲料种类和数量,清除敌害;科学地安排动物群的性别和年龄比例,并分群饲养,使动物药产量稳定地增长,以最小的饲养成本换取最大的生产价值。
  (2)根据食性研究药用动物的饲料组成和供应
  各种药用动物都有它的特殊食性。在食物范围上有广食性、狭食性之分;在食物性质上有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之分。人工饲养工作必须在充分了解动物食性的基础上,根据其营养要求,对食物供应、加工调制、饲养工具配备和饲养制度的建立等,进行全面地研究,才能保证药用动物在家养条件下的生存。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三大虫类(蜜蜂、家蚕、紫胶虫)的饲养;淡水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鳇等)的饲养;禽类(鸽、鸡、鸭、鹅类)的饲养和草食兽(兔、马、牛、羊等)、杂食兽(猫、狗)的饲养等。近年来,野生动物的养殖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也包括药用动物饲养业的发展。
  药用动物的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药用动物在野生状态下,其食性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明显的变化。认识动物食性的相对性,掌握食性的可变范围,对药用动物的饲养工作很有必要。如植食性的土鳖虫,适当地搭配一些动物性食物,可以提高其生长发育速度;哈士蟆蝌蚪,增加一些动物性饵料,可以促使其提前变态,缩短饲养期;家禽在补充动物性饲料后,可以明显提高产卵能力,种公畜在配种期补充动物性饲料,可以提高配种能力,改善精液质量,另一方面,肉食性动物在饲料中适当增加植物性饲料,可以补充维生素及其微量元素的不足,保持旺盛的食欲。大量的事实证明,动物的食性在人工训练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通过改变其食性,可扩大其食物范围,开辟饲料来源,促进动物更好的生长发育。
  根据野生动物在食性上的特异性和相对性,在人工养殖时主要应以动物营养的基本要求来考虑其饲料组成、配比,并根据其摄食方式研究饲料的加工形式和饲喂方法,在饲养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改进,最后,即会获得最佳的饲料组合。
  (3)根据药用动物的行为研究饲养管理方式
  通过食物链的研究,不但可以了解到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而且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间的行为关系。行为学的内容很广泛,如动物的季节活动和昼夜活动规律;争夺占领区、居住地、食物和配偶上的种内、外斗争;动物的社会性活动方式(个体、群体……)以及各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这些,对药用动物饲养方式的选择和饲养方法的运用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药用动物的饲养管理方式大体上可散放饲养和控制饲养两大类:
  1)散放饲养:散放饲养是我国多年来沿用的饲养方式,特别是个体饲养业者多采用。这种饲养方式又可分两种类型:
   ①全散放型。这种类型要求有较大的区域范围,分布密度较小,但由于总分布面积大,总生产量也较大,投入的人工、物力少,成本低,动物基本上仍处于野生状态,故又称为“自然散养”。这种类型要求以本地区固有的或从外地引入的重要药用动物为发展对象;在本散养区内培育成优势种,并具有很大的种群生产力;散养区内的地势、气候、植被以及动物群落组成条件有利于本种动物的发展。气候适宜,食物丰富,没有限制种群数量发展的敌害;具有限制本种动物水平扩散的天然屏障,把动物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一定的面积和区域之内。
   ②半散放型。这种饲养类型比全散放型活动范围小,养殖密度大,在人力、物力上要有适当的投资,单产比全散放型高,这种饲养类型要求在药用动物水平扩散的天然屏障基础上,配合以人工隔离措施。如电牧拦、铁丝网、土木结构围墙、水沟等,将动物限制在一定的半散放区范围内活动。在动物采食天然食料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人工食料。在一般情况下,仅是补充精料、食盐和饮水。有计划地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生活环境,清除敌害,保证药用动物正常的繁殖和生长发育。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