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洞道较长,末端有巢。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行动活跃,能爬树。遇敌或受惊时常蜷成球状。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
穿山甲在我国仅有一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我国邻近之越南、缅甸、印度、锡金、尼泊尔等地亦有。
[采制]
全年均可捕捉,遇着时撒泥沙于其身上或利用狗至陵墓的洞穴去找。穿山甲见到狗或被撒上泥沙,身体即刻蜷缩成球状,静止不动,此时极易捕捉。捕获后杀死,去净骨肉,晒干,即为甲壳(亦称甲张)。将甲壳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脱落,晒干;或将甲壳放入石灰水中,烂去皮肉,以清水洗净,晒干。或捉到后即刻放入沸水中烫,甲片自行脱落,晒干亦可。
[炮制]
取漂净的山甲片,按大小分开。先将砂土置锅内炒热,倒入山甲片同炒至鼓起呈金黄色,取出,筛去砂土,趁热放入醋盆内搅拌,(每100斤用醋40斤)浸湿后捞出,晒干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干燥的鳞甲。
[名称] 穿山甲片Squama Manidis 别名:山甲片(浙江)、甲片(江西、上海、浙江、河南)、甲张(湖南)。
[产地及销售习惯] 主产于广西百色、宜山、田东、龙津、靖西、河池,云南思茅、普洱、永平、大姚,贵州榕江、印江、湄潭、锦屏、独山,广东海南岛、佛山、台山、平远,湖南邵阳、黔阳、常德,浙江景宁、龙金、青田,福建建阳、建瓯,台湾嘉义等;以广西、云南、贵州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此外四川、江西、湖北、安徽等地亦有出产。
[化学成份]
鳞片含大量的角蛋白,粗蛋白含量为85.35%,另含甾体皂甙元。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因生长部位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中央较厚,边缘较薄,背面有纵的生长线纹,腹面底部近缘或有数条横皱纹。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腹面色淡,较滑润。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很难折断。臭微腥,味咸。
以片较小、色棕黑或棕黄、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效用]
[性味] 咸,微寒。
[功用] 活血通络,消肿排脓,下乳汁。
[主治] 痈肿疮毒、乳痈、乳汁不通、风湿关节痛等症。
[用量] 5g~10g。
[禁忌] 痈疽已溃,气血虚者忌用。
[附注]
我国穿山甲的产量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尚须自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一般进口商品分为大甲片与小甲片。大甲片呈灰黄色,又称为"铜甲片",品质较次,民间常制成搔痒器;小甲片呈褐色,又称为"铁甲片",品质较优。
【英文名】 SQUAMA MANIS
【别名】山甲片、甲片
【来源】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收集鳞甲,洗净,晒干。
【制法】
穿山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