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医药文化 > 中药文化 > 正文

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联系、整体的特点,但五行学说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医以五脏配属五行,吸收了五行学说的精华,又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在实践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医的理论可名之为“五脏相关学说”。在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可以将五脏之间的影响归纳为促进、抑制和协同三种关系,从多种角度来阐明中医的整体性与联系观。

  谈中医离不开五行,谈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五行。

  在人类的知识演化进程中,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们创造了五行学说,先人们藉五行来归类万物,规划世界,为文化的积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阶梯。

  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早期运用了五行学说来整理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表达各行之间利、害关系的抽象模式。古代五行学说既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也有机械僵化的一面,是朴素的机械唯物论。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学术界作过很多的研究。从理论上来看,五行学说的要义有二,一是以“五”为基准的分类归纳法,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类为代表;二是五“类”之间的关系律,主要是相生和相克,反映了事物间“利”与“害”两种基本关系。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从而为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建立了一种以五行为中介的体系。囊括自然方面的空间、时间、星辰、数字、气候、颜色、声音、味道、气味,人类生存必须食用的粮食、蔬菜、果品、牲畜……但整个重心在于人体脏器、肢体、五官等结构,还有人的情绪、发出的声音、排出的液体,以及疾病的症状分类等等。这种体系,将自然、社会与人体整合于一体,并通过“类”之间的五行关系模式相互作用,成为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尽管相当完整,甚至可以用数学关系来表达,但是并不完美。因为从思想领域到应用领域,在公式体系与实际事物之间,差别极大,并非照搬即可以致用。其难点有二:一是事物配五行的法则是否唯一?二是五行生克关系模式过于简单。它不足以全面反映复杂事物的复杂联系。中医学在应用五行学说时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早期运用了五行学说来整理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但是医学实践与五行理论预设之间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差异。例如以脏为生命的功能主体,根据“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定义,腹腔内正好有五个脏器,因此很自然地可与五行相配。而就在具体相配方式出现了争议。

  五脏配五行,在古代的祭礼中已经出现。《吕氏春秋》记载古时祭祀,以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肾,在夏秋之间则配心。这一配法与现在中医所用的不同,它是根据脏腑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现在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配法在汉代才出现,它的相配逻辑似不明显,实际上它是根据五行之“性”而来。《尚书》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中医将五脏的功能与五行的各自特性相对应,从而找到配合点,形成了新配法。

  五行与五脏的配法不同,成为汉代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派争论的焦点之一。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后一配法是中医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否则临床不能取效。医学家为什么要放弃现成的、直观的、以位置为依据的配法不用?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配法不能很好地反映五脏的功能。这可以说是中医对五行配属法则的突破,或者说是灵活应用。

  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表达各行之间利害关系的抽象模式。其在“五材”的角度中容易理解,如金克木,木生火等,但类推于其他配属时,就有必要具体定义生和克的内涵。如东汉王充曾质疑说:“水胜火,鼠何不逐马?”“一人之身,胸怀五藏,自相贼也?”(《论衡·物势篇》)实际上,对五行相生相克在人体上的应用,必须理解为体现各行的协同作用。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是这样的。例如相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血生脾……肾生骨髓,髓生肝……”所以五脏相生不是心脏生出脾脏,而是指五脏之间的气血精髓等的濡养关系;相克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主要是指病理状态下,各脏之间相助以恢复常态的作用。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所说:“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所以,五脏相生相克主要是从五脏精气和功能的角度,阐明彼此之间相互长养又相互制约的道理。

上一篇:中成药四忌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