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李健颐(梦仙) 1895~1969年,福建平潭人。据《杏林医学月报》“医界广告”栏目介绍,其善治“传染病、鼠疫、瘟毒、疫疹、暑温、湿温、疟痢。医务所福建平潭街余庆堂。上海中西医学校毕业,平潭医药学会编辑主任,平潭医学研究社主任兼教授,平潭开宗学校校医。”在西学进、中学退的时期,有以外感病和急性传染病为诊疗特色的中医,实属难得。从李氏所发表的论文看,确是民国医家中不多见的勇于探究鼠疫等烈性传染病治法的医家。例如:所记医案多为瘟疫发疹、疫疹重证、暑热伤肺、暑温发疹、肺鼠疫热痹、瘟毒热盛、鼠瘟呕血、暑温夹疟、疫疹伤阴等。在他的《治鼠疫二一解毒汤之研究》中,详细记述了自己对罗芝园“加减解毒活血汤方”的二十一次加减试验和针剂试制。李健颐在《杏林医学月报》中共有《妇女健康指南》、《生理新诠》、《鼠疫新篇》、《余庆轩医案》、《结胸与痞之鉴别》等49篇的发文量,其中以长篇连载为主。除对鼠疫方治的研究外,李氏在《妇女健康指南》和《生理新诠》中,历述轩岐经论,发表个人心得,同时力图沟通中西认识。
陈芝高(伯祥) 东莞茶山人。《杏林医学月报》称其“精医白疹、痨伤、咳嗽、吐血。医务所东莞茶山晚市街康寿堂。渔洲长男,东莞县考取国医师,参校父著《白疹秘钥》、《风湿温歌》,编订《藻潜医案》。北平《国医砥柱》撰述主任兼社员,《文医半月刊》著者,藻潜医学社送诊所主任。”陈芝高的发文时间集中在1935~1937年,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辨》、《伤风不醒变成痨之我见》、《论人参之阴阳》、《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我见》、《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释义》、《偕议喻昌秋伤于燥冬生咳嗽之说》、《疟脉自弦论》、《四物汤论》、《五水辨》、《论本年之痢症》、《春温白疹案》、《痰火发厥案》、《阴亏湿毒发疹案》等,共41篇。1935~1937年间,其父陈渔洲42~44岁,陈芝高约20岁左右,随父习艺,阅历尚浅,故所发多为读书心得,如《五水辨》论述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各证的症状和病因的区别。后期渐有验案发表。
张恭文 广东梅县人,为早期中西医结合医士,曾任《怀济医刊》主编,新中医养成所所长,[1]梅县中医学校教务主任兼研究主任和校长,梅县医师公会干事,梅县情济医院院长等职。其医务所设在广东梅县上市老庙前情济医舍,主理内外全科。张氏编写了多种中医教材,在《杏林医学月报》中有《外感病治疗学》、《中医实用处方学》、《中西合璧实用生理学》等教材连载,共计41篇。张氏治学以中为体,而又试图中西汇通,这点在其《中西合璧实用生理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对肺的生理,既介绍呼吸道的组成与构造、肺的位置、形状,又阐述肺脏经气的分野,并对肺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及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作了详尽的论述。
张确余 广东翁源医家。《杏林医学月报》介绍其“专治内科,精医妇科。医务所翁源第六区岗尾葸茅岭张永安楼。世医,前清附生,韶州师范学校毕业,历任翁源县立高等小学校教员。”张确余在《杏林医学月报》中共有36篇的发文量。从所发表论作看,张氏主要着力于对《内经》、《伤寒》的阐释,其中教材性质的《伤寒方证对参》、《研究风寒温笔记》占了大半。
何奎垣 广东新会医家。据《杏林医学月报》介绍,其长于“伤寒六经,妇科儿科。医务所广东新会城大义巷。曾任新会各乡善堂医席,历任新会集善社医席十年,现任新会中医公会执行委员。”在《杏林医学月报》中,何奎垣有《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论伤寒汗吐下三大法》、《石膏治瘟疫之大用》、《劳风论》、《奔豚之研究》、《悬饮辨》、《悬雍脉说》、《蜜糖治麻症之奇验》、《五疳辨》、《痔瘘辨》、《煎厥之研究》、《奇治医案》等34篇的发文量,内容大都是研读医籍和临证的心得。除了1929年外,各年均有发文,且发文量较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