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气虚体质判定的文献依据及其兼夹状况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关键词:体质 气虚

    1、气质体虚的判定

    气虚体质是指在人体物质精、气、血、津液中以气的亏虚为主的一种体质类型。该体质有潜性和显性的不同,潜性气虚体质,其身体并无明显的不适,或仅具有轻度的气虚表现,因此,单从症状、体征上难以判定,但可以从年龄、家族史、个人史、经常所患疾病等方面加以分析判定。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当气亏较甚,体质偏颇较重时,则会出现显性气虚体质,表现出某些体征和不适。本文所论气虚体质的判定,主要指显性气虚体质而言,判定依据则主要从古代文献中对气虚的症状、体征的描述中加以概括。

    古人对气虚的描述,内容极为丰富。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又曰:“代则气衰,细则气少。”宋代陈言曰:“气不足,重力便喘咳,远行久立皆不任,汗出,鼻干,心下急,苦悲伤,卧不安。”[1]李东垣亦曰:“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自汗尤甚,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作喘乏。”[2]等。

    笔者从70多种古代医籍中随机抽取有关气虚的论述,对气虚的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粗略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古人对气虚体质的认识,主要是从气息、机体活动状态及精神状态的异常加以描述。其中少气(或懒言,或短气)占症状表现的46%,倦怠乏力占31%,精神疲惫占10.7%,自汗、头晕、动则气喘等占12.3%。上述症状即气虚体质的常见征象。另外,根据气虚的程度不同及脏器虚损的侧重不一,其症状表现亦各有差异。

    从对脉象的统计来看,主要以虚脉类为主,其中,弱脉占统计总数的14.8%,微脉占12.8%,细脉占12.3%,濡或软弱占10.8%,虚脉占12.8%,大脉占7.3%,浮脉占6.9%,迟脉占4.4%,代脉占4.4%,其余小、涩、缓、短、结等共占18.4%,且脉象之后多标有“无力”二字。可见脉象虚弱无力为气虚体质的重要标志。

    从对面色统计来看,主要以色白、白光白或萎黄为主,未发现提到其他颜色者。可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也是气虚体质的重要特征。

    从对舌象的统计来看,主要以舌白嫩胖,边有齿痕,苔薄白为主。这一统计结果与现代体质研究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可谓气虚体质的又一特征。

    从对形体的统计来看,由于气虚体质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故可见于各种形体之人,但以论述瘦人或肥胖之人气虚者较多,如《灵枢·逆顺肥瘦》认为瘦人有“易脱于气”的体质特点,属于潜性气虚体质。《灵枢·论勇》论述“薄皮弱肉”之瘦弱之人易于感触外界风邪,对此,陈梦雷等注云:“薄皮弱肉,则脏真气虚矣。”[3]此即言瘦弱人有气虚体质的特点。对于肥胖人,张景岳云:“何以肥人反多气虚?盖人之形体,骨为君,且肉以血成,总属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4]清代石寿棠曰:“诊其人之病,顺先辨其人气质阴阳,金水之质,其人肥白,多属气虚。”[5]所指金水之质即是肥胖人气虚体质。王琦等统计研究表明,肥胖人兼有气虚表现者占85.3%。[6]因此,从形体来看,瘦人或肥胖人多气虚体质。

    另外,由于寒或热均可伤气,因此,气虚体质之人寒热耐受能力差,故其人夏天怕热,冬天怕冷。

    2、气虚体质与其他体质的兼夹状况

    气虚体质研究是分类研究体质的一个方面,通过揭示“气”这一体质要素的规律性,为整体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临床上认识个体的体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由于每个人体都是由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对于某些人来说,其体质可能是一种兼夹体质。由于气虚则生血不足,气虚则血行不畅,气虚则水停,故气虚体质容易与血虚、血瘀、痰湿体质兼夹。简述如下。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