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关于《中国历代医论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关键词:中国历代医论选讲 名医 医论

    笔者和导师陈大舜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历代医论选讲》,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1997年)。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当时碰到的困难之一是,怎样选择典型医论?怎样妥善处理所选医论与该医家整体著作的关系?这是一个涉及医史文献学与各家学说的研究方法问题,本文拟作补充说明。

    1名医的界定

    在中国医学史上,自唐朝甘伯宗《名医传》首载120人以后,历代医史著作均有补充,至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其《博物汇考》中的《医部全录》有《医术名流列传》,载历代名医1300余人,龙虫并雕,巨细无遗。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最具代表性地选择一些流芳千古、彪炳医林的医学大家了。

    我们不能同意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说法:“盖历史之大部分,实以少数人之心力创造而成。”这是纯粹从学术研究出发所得出的唯心主义论断。我们应当认定:名医是时代的精华,代表了中医学术在某个时代所达到的高度。王溜尘《汉学师承记》说:“非谓此时代之人物尽括于此学术思想之中,特以此学术思想为此时之中心。”

    因此,我们界定名医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学术思想与著作并重。所谓名医,在理论上要有所建树,有所发明,创立了自成一家的学说;在实践上要独具手眼,经验老到,有高人一筹的处理疾病的方法。事实上,我们研究古代中医学术的主要凭借,仍然是历代名医遗留下来的著作。因此,没有自成一家的理论思想成不了真正的名医,没有恰当的医籍保存其思想内容成不了我们研究的对象。第二,学术带头人首选。大凡名医,其亲炙、私淑、遥承者甚众,从而形成一个以名医为首领的人才链。尽管大名医的后学也是名医,有的甚至比前辈的理论更为完善,但其继承的痕迹十分明显。此时,我们关注的仍然是人才链中的主心骨。第三,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大浪淘沙,纷繁复杂的中医学说能够为后学所推崇阐扬应用的,毕竟是少数。[1]大多数一家之言虽不是异端邪说,终究被历史的洪流淹灭了。所以,真正的名医,他的理论和经验是经得起时间的洗涤,经得起实践重复的。

    本书精选了具有突出成就和理论创见的38位医学大家,在医史上均赫赫有名,在各家学说上均占一席之地,在临床应用上均是后学仿效和学习的范本。他们的理论思想业已成为传统医学的主流。[2]

    2医论的挑选

    医论是中医学术的主要文体,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医论的结构形式包罗万象,如论著体、方证体、笔记医话体、注释体、图说体等,还有歌诀、辞赋、骈文、箴铭、表解、条目等,有些医论中有几种形式并存,互相配合,穿插使用,相得益彰。

    我们对著名医论(尤其是名医代表作)的确定和挑选,参照了名医后学,特别是当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但主要是自己的研究成果。简言之,我们恪守着独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三原则。第一,反映新观点,即独创性原则。凡属有新观点提出,或围绕某个论题进行阐述发挥的,都属于医论范畴。中医学的发展是经典的引伸注疏,著作表现为辐射式系统,这种著述形式造成众多书籍的实质内容雷同混杂。因此,要从这样浩瀚的文献库中筛选出全面反映各家各派学术观点的材料,舍弃陈陈因袭的东西,并且再现古代医家意识思维的逻辑推理过程,切合临床运用,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第二,尽量反映该医家的整体学术思想或主要学术思想,即系统性原则。一个医家的著作无疑就是他本人思想的积淀,往往多处论及他的新观点新学说。我们在选择医论时,以整篇医论为主。没有整篇医论,或一个论点分见于著作多处时,或连原标题一起摘录,再按文意逻辑排列,使之连贯成一篇完整医论;或只选一段代表性的医论,在讲解中引证其他原文材料,尽量将名医的思想完整准确地阐述出来。第三,实用性原则。学习历史经验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今天的临床运用,所以我们选讲医论,或为补充、修正、拓展现有中医理论体系内的某些理论问题,或为今日临床实践之借鉴、指导。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