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对刊刻医籍贡献最大的人要数熊宗立。建阳崇化出版的医学书籍,明代比前数代尤多,内科、外科、针灸、妇科、小儿科、本草等门类齐全,其中的熊宗立,既为医者,又参与刻书印刷,对医学书籍的出版、流传,起了重大的作用。从正统丁巳(1437年)至成化甲午(1474年),熊宗立从事医学研究37年,编著、点校的中医著作达20余种,是福建历史上自编自刻医书最多的人。一些作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有不少独特见解。
熊宗立刻书的代表作是《名医类证医书大全》,共24卷,后附《医学源流》1卷,是一部中医临床医方的类编,是在元代孙允贤《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博采众长,分门别类,编辑而成,书出版后,广泛流传,对中医临床具有极高的价值。该书传入日本,被视为“医家之宝”,对日本汉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二十四卷,明·成化三年(1467年)熊氏种德堂刊本(5册本),是明代医方学研究的成果之一,明代医学史有传。此书传入日本后,阿佐井野宗理于日本大永八年(1528年)复刻流行。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六卷,是熊宗立刻书的另一代表作。《难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时代久远,在古代以传抄方式保留下来,难免出现错字、脱漏、衍生等错误,且古代语言文字古奥艰涩难懂,给后代学习造成困难。只有那些饱读医书者,才能纠正谬误。熊宗立根据《难经》原文逐条注解,文字通俗浅近,且于卷首绘图28幅,直观明了,便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该书传入日本,也被翻刻。
《伤寒运气全书》十卷,把运气学说和伤寒六经辨证关系加以联系,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六卷,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编撰的关于中医脉象的专书,意义深奥,不易读懂,历代医学家对其加以注释,熊氏则广泛地吸收多家研究成果,删繁就简,选择精粹加以通俗的注解,并使用图解的方式,便于读者领会和掌握。《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把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素问》中关于五运六气学说的内容以歌辞形式表现出来,加入自己的研究心得。《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十卷,是在元·吴恕撰的《伤寒活人指掌图》的基础上将元代众多医学家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加以注疏、汇编而成。《备急海上方》二卷及《山居便宜方》十六卷,熊氏作。《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一卷,《素问》、《灵枢》混合分类重编的风气,以明代为最盛。熊宗立将宋元遗留下来的运气之说用于注释《内经》,成上书一卷,也是明代医学研究的成果之一。以上为其主要著作,在陈邦贤著的《中国医学史》中,收集明代的医学文献书目328本中,就收入熊宗立的《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伤寒运气全书》、《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新编)、《山居便宜方》、《备急海上方》共8本书[5],内容广泛,可见熊氏的医学成就之大。
在他所刻书中,《伤寒运气全书》十卷为注释医学经典著作;《八十一难经经络解》为俗解经典著作。《类证注释钱氏小儿直诀》十卷,是在宋代钱乙撰、阎季忠集《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类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二卷,是在宋代陈文中撰《小儿痘疹方论》一卷基础上加成。《历代名医考》,原本是宋代周守忠撰的医学史文献《历代名医蒙求》。《新刊袖珍方大全》,是在明代李恒之作《袖珍方大全》(有4卷,计81门,30方)基础上增补而成。《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宋·陈师文等奉敕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的基础上增加方剂而成。《妇人良方补遗大全》二十四卷,在宋代陈自明撰《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基础上发展而来。《外科精要附遗》三卷,在宋代陈自明撰《外科精要》三卷的基础上补充而成。《补增本草歌括》八卷,是在金代胡仕可所撰的《本草歌括》基础上增补而成。金元时著名医家张洁古作《珍珠囊药性赋》三卷,创引经报使之说,是对本草研究的成果之一,其弟子李杲撰有《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药性赋补遗》则是在此二者的基础上补充而成。以上则为注释、补遗作品。其他刻书还有《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宋·刘温舒撰),《洪范九畴数解》、《雪心赋》、《天元赋》、《通书大全》、《金精鳌极》、《难经脉诀》等,涉及临床各科,内容相当丰富,对当时的医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