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关键词: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产后病 治疗十法
摘要:本文从10个方面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产后病治疗作了归纳总结:化淤通露、补虚宁神、镇固奇脉、养阴熄风、滋阴清暑、养肝平肝、养血调冲、温养任督、三冲三病救治、通补奇经。认为叶氏辨证严谨,随证变法,灵活变通,疗效卓著。
叶天士(1667~1746年),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氏不仅精于温热病,对临床各科亦积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临证指南医案》是其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将其对产后病的治疗作一探讨,归纳总结为十法。
化瘀通露
本法适用于新产瘀血不去,恶露瘀滞胞宫。症见初产后汗出眩晕,胸腹痞满疼痛,恶露量少不下或点滴不畅色紫,面赤呕逆,舌暗,脉汛。叶氏认为:新产感寒,七情郁怒,气血凝滞,瘀血恶露停留胞宫,阻碍新血复生。治疗用炒山楂、元胡、郁金、赤芍、炒牛膝、炒香附、童便、益母草。意在“治血治气同用,以气行血行也”。兼宿食者,加鸡金。兼痰多者,治从上焦,加橘红、川贝。若瘀血上扰神明,心神烦乱者,加丹皮、琥珀活血安神,以通内外上下而取效。对恶露未清患者,重镇酸敛之药均为暂忌。
补虚宁神
本法适用于新产失血较多,心神失养如惊似风。症见心悸,怔忡、失眠,惊恐不安,头晕神迷,气从少腹直冲心胸,舌淡,脉弱。叶氏认为:此属肝肾内怯,肾不交心,神气无以收纳自固,故见魂魄飞越之象。治疗急宜补虚宁神,使神气益之固之耳。常用人参、龙齿、枣仁、茯神各10g,黑元肉、炒黑杞子各15g,紫石英30g(捣碎),煎服。若下元虚冷,四肢厥逆者,加黑附子、桂枝、炮姜各3g,乌梅10g,回阳救脱。
镇固奇脉
本法适用于产后元气虚损,奇经八脉气弱不固。症见产后数月带下淋漓不尽,腰腹坠胀,气短便频,入夜梦魂游离等。叶氏用紫石英、桑螵蛸镇固奇脉之精气,鹿角霜温阳益精,远志、黑豆皮交通心肾,使奇经气固,精血能守,精华自不下泄。对兼有盗汗者,加炒麦冬、焦枣仁、阿胶以养营血;若气虚下陷,胞宫脱垂者,加人参、升麻提之;若气陷阴中而见阴吹者,加白术、麻仁。
养阴熄风
本法适用于产后阴血亏虚,肝风动烁。症见头晕,咽干,视物不清,面色浮红,心悸,汗出,呛咳,甚则四肢麻木、震颤、抽搐等。叶氏认为此属阴亏风阳动,阳浮汗泄筋脉失养。治疗用静药和阳养阴熄风。但须辨其有火无火,略加风药以防痉厥。药用细生地、女贞子、阿胶、石斛、天冬、鸡子黄、羚羊角粉。忌用苦辛表散走泄之品伤气阴,恐成劳瘠。
滋阴清暑
本法适用于夏月生产,汗泄太过,暑热乘隙内侵,内迫脏腑,耗伤阴津,渐成昏蒙内闭攻热之证。叶氏谓:育阴可以除热,又暑必伤气,非益气清暑则正气难复。用扶正却邪法,使暑邪去,阴津生可望成功。叶氏常以乌鸡1只,西洋参、鲜生地各30g,天冬、麦冬各20g,柏子仁10g,煎汤服或熬膏服。若兼暑湿者,加鲜荷叶、藿香叶。如案中所治张妇,暑月生产,产后旬日,暑伤营阴,舌赤,神烦,高热,口渴思饮,脘中紧闷,不饥,不食,不大便,叶氏用上方加竹叶、连翘、元参清营救阴,生津清暑而安。
养肝平肝
本法适用于产后体虚复感外邪,外风引动内风,乘虚上蒙清窍。症见头晕,耳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言语不清,筋脉挛急等虚风内动之象。叶氏用青菊花、羚羊角粉、黑山栀平肝熄风,因肝热易引心热扰乱神明,故用连翘心、莲子心清心热安心神,用芍药、五味、元参、制首乌养肝血滋肝阴,用磁石镇肝木,定心志。对脉虚大者,加龟版、阿胶、生龙牡育阴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