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为研究明代以前医学的临床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明代以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医案尚实质朴、方药简陈、治法特异,客观地展示了渐趋成熟时期的医学成就。《名医类案》首次将跨时2000余年的明代以前医案归于一统,为研究明代以前医学的临床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数量不多,实属弥足珍贵。
2.为研究中风等疑难疾病提供了经验和借鉴:通过对《名医类案·中风》一章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明代以前的医家治疗中风病,有三点经验可以启示临床:一是细心体认中风的临床全过程,重视先兆期的辨识和治疗;二是强调辨证施治,不忽略外风引动内风的发病机制,温散祛风仍可适时运用;三是汤、散、丸、丹、灸、针等多种治法的优化组合,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其他如热病、肝病、肾病、妇儿科疾病、老年病等,都能在《名医类案》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3.为研究江氏父子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按语是《名医类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名医类案》中的按语,大部分为江氏父子所作,其中既有夹杂于医案中的简约提示,也有附于医案末尾的小结,其内容包括分析病因病机、提示辨证论治要点、介绍用药心法等等,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名医类案》中还收载江瓘父子医案159首,深入研究这些按语和医案,对于探讨江氏医学学术思想,进而把握我国明代以前临证医学发展的脉络,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在开发新一代中医治疗技术和药品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统计,《名医类案》收载方剂416首,计1 952次;收载药物461味,计17 727次,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为甘草与人参;收载敷贴、熏蒸、热熨、薄贴、搐鼻、熨脐等治疗技术19种,涉及医案78例,约占全部内科医案的7%。深入研究这些方药和技术的使用规律,对于我们今天开发新一代中医治疗技术和药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学习和应用《名医类案》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重点在于临床和开发。我们认为,学习和应用《名医类案》,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名医类案》属于中医古籍文献的范畴,年代较远,文辞简约,在学习中往往需要借助文献学、古汉语乃至医学史的知识,研究和理解其中和医学相关的疑难问题,探讨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2.认真找寻和把握古代医家辨证用药的规律。学习和应用《名医类案》,不仅在于对其中一方一药的认知,更在于找寻和把握古代医家辨证用药的规律。《名医类案》虽然以展现某个医家治疗某种病症的个案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在编排体例上,又将不同时代、不同医家治疗同一种疾病的医案编排在一起。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运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手段,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药运用、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古代医家辨证用药的规律,指导当前的临床实践。
3.不应忽视失治误治的医案。《名医类案》中记载有相当数量的失治误治医案,大部分成功医案中,也多记有治疗包括失误的过程。仔细分析、深入研究《名医类案》中失治误治的医案,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掌握中医辨证论治、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的精神实质,避免或少犯诸如主观臆断、因循失治、拘于标证、误犯时宜、伤其所禀一类错误,提供有益的借鉴。
4.注意摒除不合时宜的医案及其相关内容。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名医类案》中还存在有个别不合时宜的医案及相关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名医类案》底本的原貌,在这次校订整理过程中,对其中不尽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一般未予改动。读者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加以鉴别和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