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医分科演变琐谈(一)
谈到临床医学的分科,诸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眼科等等,现在来说,人们不但不觉陌生,反而觉得应该而且平常。然而,中医学的分科,最早出现于何时?它们又是如何演变的?则是说来话长。
在医学的早期,疾病的治疗是不分科的。医学分科的出现,有赖于医学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当人们对各种疾病的诊治掌握了一定的规律时,于是逐步地将它们分门别类。人类对疾病的知识掌握得越多,分科也就能越细。
中医学的分科,最早见载于主要反映周代制度的《周礼》。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医学已分为4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食医相当于营养科,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科。周代时,分出食医这个专科,完全是为着皇室本身的需要而设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食医的出现,也表明中医学在周代时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营养学知识了。而周代兽医的出现,则反映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因而在客观上提出了医治家畜疾病的要求。
虽然,《周礼》中记载了当时医学分成4科,但是,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医生并不是以某一专科而出现的。比如《史记》里记述的战国时代名医扁鹊(秦越人),就是兼治好几科疾病的,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史记》中说扁鹊到过好多地方行医,他能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而从事医疗活动。他到邯郸时做“带下医”(妇产科医生),过洛阳时,他做"耳目痹医“(五官科医生),到咸阳后,他主要是做”小儿医"(儿科医生)。而当他经过虢国都城时,为了抢救处于昏迷状态的虢太子,他还采用针刺术使昏迷病人苏醒过来,可见他又是一个针灸医生。
中医分科演变琐谈(二)
西汉时的淳于意,是一位比较详细记录病历的名医,从《史记》里记载的淳于意的25个“诊籍”(病历)来看,其中包括内科、外科、伤料、妇科、产科、小儿科、牙科等疾病,可见淳于意也是兼治多科疾病的医生。
东汉的华佗、张仲景,分别是外科专家和传染病学专家,但他们也都兼治内科、妇科、小儿科等疾病。
公元5一7世纪,中国出现了由国家开办的医学院--太医署。在唐代的太医署,包括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医学部又分设有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与口腔科)和角法。上述各科由于专业要求不同,内容的难易与多少有别,学习的年限也就不一致。体疗学习7年,疮肿与少小都是学5年,耳目口齿学4年,角法学3年。自从唐代开始,针科与按摩都成为独立的专科,并专门培养其医生。
从太医署的分科看,7世纪时,中医已明确分为7科。当时虽然妇科、产科没有成为独立的专科,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却把妇科、产科的内容单独列为专题来论述,而且特地排列在其他各科之前,可见,妇产科在隋唐时实际上已成为中医学里的重要专科了。
到了宋代,中医学的分科较唐代又有所发展。在11世纪时的宋“太医局”中,医学分为9科,即: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所谓风科,是治疗因“风”而发生的疾病,因为《内经》曾经说过:“风者,百病之长也”,并说“风为百病之始”,所以宋代特别专立了风科,而且把它排列在第2位,表明当时对这类疾病的重视。
元代时,医学分科继续发展,分成13科,包括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元代时,正骨科的单独成科,主要是当时盛行骑术和战争频繁,骨折损伤者明显增多,反映了元代在正骨学上的需要与成就。至于祝由科与禁科则是受宗教迷信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