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诊疗 > 中医诊法 > 正文

问诊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3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月经量多:月经之量超出正常范围,谓之月经量多。究其量多机理,血热,气虚皆能致之。肝藏血、司疏泄。疏泄适度,月经自然正常。若肝经有热,迫血妄行,血不贮藏于肝而疏泄太过,月经量多见矣!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有赖气为固摄。气充则固摄有权,月经之量正常。若气虚血失气固,则经量亦多矣!肝经血热,迫血妄行,必兼舌红、脉数;气虚不固,必兼舌质偏淡,脉弱无力,依此辨证,无余蕴矣!经闭不行:月经数月或经年不至,称为经闭。致闭机理不外两端,一是血少无源,一是血阻不通。就其血少经闲言之:一因血的生化之源不足,一因贮存之亏已甚。兼见食少便溏,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四肢无力,舌淡脉弱者,此为脾虚气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是也;兼见腰酸膝软,性欲减退,形寒怯冷,舌淡脉弱者,此为肾阳不足,精化为血功能减退是也。若失血以后兼见面色无华,唇舌淡白,脉缓无力或脉虚而数,则属库存无多,因虚致闭。再从血阻经闭言之:又有血瘀、气滞、痰阻之别。兼见面色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带涩象,是血络瘀阻;兼见精神抑郁,胁肋胀痛,为气滞血瘀;兼见疾多、苔腻、脉滑,乃痰瘀互结。综上所述,经闭不行有气虚、肾虚、血虚、血瘀、气滞、痰阻六种机理,前面三种病性属虚。后面三种病性属实。其中气滞其血或痰滞其血均有血瘀病理并存,绝非单纯气郁、痰滞,学者留意。

    12.崩漏下血 阴道下血,量多势急,急如山崩者,称为血崩;淋漓不断,点滴而下,缓如屋漏者,谓之漏下。崩证因于血热居多,气虚而兼血热亦较常见;漏证则以中气不足,气不振血,或瘀血组络,血不循经较为常见;下元亏损,冲任不固,则偶亦有之。

    心为行血之器,肝为贮血之皿。血的运行调节,有赖心肝两脏。由于供血环流之脉是由肝系之膜构成,血量多少有赖肝脏调节,盖血流畅否与脉络弛张有关,所以与肝关系尤为密切。血行脉中,不滞不溢,环周不休,除与心肝两系有关,还与气血关系密切。血得阳气温煦才能温和流畅,血得卫气固摄才不漏泄脉外,血行无阻才能循行常道。血液遇寒则凝遇热则沸,气血一旦异常,影响血液运行,就会产生血瘀,血溢证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郁化热,热人血分,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成为出血,是肝疏泄太过所致。血液不能贮藏于肝,溢出脉外,虽然因其出血部位不同而病机有木火刑金、肝火犯胃、肠风下血、血热成淋、血热发斑、血热成崩之异,其实病理完全一致,都是气郁化热,由气人血,迫血妄行,仅因出血部位不同,兼证各异而已。血崩兼见血色深红,量多势急,发热口苦,舌红脉数,是血热妄行所致。如果上述证象全具兼见心悸气短,则是血热妄行与气虚不摄两种病理同时存在,以上属于血崩机理。

    下血量少,淋漓不止,兼见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无华,舌淡脉弱,此为中气虚陷,血失气摄,下注前阴,兼见血色黑多红少,或先红后谈,脐下冷痛,四肢无力,气短神疲,面色苍白,看淡苔薄,脉迟无力,或脉大而虚,此为下元亏损、冲任不固;气虚不摄与冲任不固两种机理并存尤属常见。以上两种机理属虚。如经妇科检查,子宫内有肌瘤而呈下血淋漓不止,此为瘀血阻络,血行障碍,不能环流,以致血溢脉外。此证病性属实。

    13.不孕 妇女不孕,除先天缺陷不能受孕以外,气血虚损,发育不良者,有之;痰瘀阻络(输卵管)、冲任障碍者,亦常有之。妇科检查,子宫偏小,余无它病,此为冲任虚寒,气血不足,发育不良;如果月经不调,夹有瘀块,白带亦多,经检查有卵巢积液、囊肿、以及输卵管不通,此为瘀血阻滞,水液停积的疾瘀阻络。

    14.流产 妇女怀孕未满六月即堕出体外,谓之流产。此证或因孕妇气血亏损,不能养胎,或因以前怀孕,用力过度,损伤胎气,曾经半产,以致每到前次半产月份即重蹈覆辙;或因人工流产过多,冲任受损。所以流产都是气血虚损,冲任不固,以致不能束胎,病性属虚。

上一篇:望诊和触诊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