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诊疗 > 中医护理 > 正文

经络肢体病证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⑥宜湿性饮食,忌生冷。如病变只以关节局面部症状为主,不发热,亦无脾胃症状时,饮食可以随意,无须多加限制,如米面粗粮、新鲜水果蔬菜等。

⑦药酒对于治疗风寒湿痹有显著疗效,临床常用的药酒有五加皮酒、国公酒、虎骨酒、木瓜洒、蛇酒等。

(2)痛痹:

①患者明显畏寒,受寒则冬痛更甚,所以室湿应较一般为高。并应注意局面部保暖,多加衣被。

②慢性患者长期卧床,应注意定时更换体位,将罹患关节保持功能位置,在疼痛缓解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或关节畸形,并应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发生褥疮。

③可采用局部湿热疗法,如灸法、熏蒸、热敷、拔火罐等。熏洗和熨贴疗法对痹证引起的疼痛有明显效果。如坎离砂醋调外敷;食盐、葱白炒热后熨贴患处;松节油、牛膝煎水热敷等。亦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风通络的中药做离子透入治疗。

④中药应热服,并注意服药后的反应。

⑤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可多用姜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酒类性热,又能通经活络,可酌情选用。

(3)着痹:

①病因以湿为主,故病室宜温暖干燥。多曝晒,阴潮湿气候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

②患者一般疼痛不重,以酸麻胀木为主,关节可有肿胀。但因身体沉重,懒言懒动,活动过少,返致气血失畅,易致关节肌肉萎缩,故应鼓励患者尽重活动。

③配合按摩、梅花针等疗法,可以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缓解症状。

④中药和饮食宜湿热报。可多配合选用燥湿之品,如苡仁、鳝鱼、鳗鱼、扁豆、蚕豆、赤小豆等。

(4)热痹:

①病室宜凉爽通风,光线柔和。关节虽然红肿热痛,但不可直接吹风。

②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兼有发热时,应使其卧床休息,将患肢垫起。痛不可触者,可将患处暴露,减少接触,协助患者选择舒适卧位,设法减轻疼痛,如行动不便的患者,可放置脚踏、木拐等。待疼痛缓解后,逐渐增加活动锻炼。

③局部禁止用湿热疗法。可用黄芩煎水冷湿敷。

④中药宜温服或偏凉服。

⑤饮食以清热疏利食品为主,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可多食丝瓜、苋菜、绿豆、冬瓜、菱角、藕、香蕉、西瓜等。

4、养生指导

(1)痹证常因起居不慎复感外邪而反复发作,故应特别注意季节时令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暖、防寒、防湿措施,随气温变化增减衣被,避免一切诱因。防止病情复发。

(2)根据病情配合气功法和体育锻炼,促使筋脉舒通,气血运行通畅,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3)如发现痹证的发作与扁桃腺炎、牙龈炎等有关,应积极治疗诱发病灶。

痿证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甚至不能随意运动,或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根据其发病原因,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又有“五痿”(皮痿、肌痿、筋痿、肉痿、骨痿)之分。多见于湿热病后期,或因体虚久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瘀阻脉络等原因而成。

西医的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可参照本证辩证论治。

1、病因病机

引起痿证的病因,有外感,有内伤。温热毒邪与久居湿地致病的,属于外感。脾胃虚弱和肝肾亏虚,属于内伤,但外感治病,日久不已,也必然影响内脏的功能,所以两者尚有一定的联系。

(1)热邪燔灼,肺胃津伤:由于正虚邪实,高热不退,或病后余邪未尽,低热不解,肺受热灼,津液损伤,筋脉失于濡润,手足痿弱不用,而成痿证。

(2)湿热浸淫,气血阻滞:久处湿地,或冒雨涉水,感受外来之湿邪,郁久化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嗜酒,或多食辛辣,损伤脾胃,湿从内生,蕴湿积热,以致湿热浸淫筋脉,影响气血运行,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因而成痿。

下一篇:拔罐疗法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