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服药方法及护理
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1、汤剂服法
(1)分服法:即是将一日一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
(2)顿服:将一剂汤药一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常用于急危症的抢救治疗。
(3)频服:是将一天的药量,少量多次服用。多用于上部疾病,尤其是咽喉或呕吐病人。
(4)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如治疗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败血症等,多用此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2、中成药服法
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
(1)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
(2)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
(3)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
(4)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
(5)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服药温度也是服药方法中应注意的内容。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用热药,宜热服,或真热假寒证用寒药时,属“寒者热之”和“治热以寒”之法,以减少病人服药格拒。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用寒药或真寒假热证用热药。属“热者寒之”、“热药冷服”、“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