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注意事项:
(1)本法较为安全,适用于惧针者。
(2)但作为预防,本法操作较麻烦费时,大面积预防有一定困难。且如叩刺法不熟练,被预防者也往往不易接受。
- 艾灸 -
取 穴:
常用穴:足三里、石门。
操 作:
方法是于清晨起床时行艾条温和灸,先灸足三里,左右交替,各灸10min,再灸石门穴(位于脐下二寸)5min,用雀啄灸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一般灸3次。
效 果:
以本法预防375例,有23例发病,有效率为93.9%。
注意事项:
(1)在流行区内,可传授给被预防者自行灸防。
(2)注意二个穴位于须用不同灸法。
- 耳穴贴压 -
取 穴:
常用穴:肺、肾上腺。
备用穴:支气管、鼻。
操 作:
以常用穴为主,必要时加取一备用穴。在流行期间,取一侧耳穴(左、右任选),以王不留行子贴敷。令被预防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一般只需贴敷一次,如值流行高峰期,隔二、三日后,在另一侧耳穴再贴敷一次。
效 果:
在在流行期间,共观察130例,发病12例,有效率为92.3%。
注意事项:
(1)耳穴压丸之法,是著者经验,此法安全简便,易为病人接受,且可自行敷贴按压,可供临床推广。
(2)本法对出现有前驱症状者,效果较差,可配合艾灸或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