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现代,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预防医学已经发展成一门防止疾病发生、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能力、延长人类寿命的学科。它正在对整个医学科学和人类生命素质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针灸保健防病是中医预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总结古今医家这方面经验,揭示针灸保健防病的规律,对促进针灸预防学的形成,丰富现代预防学的内容,都将有所裨益。
历史回顾
最早记载针灸预防的古籍文献,是《黄帝内经》。它既提出了针灸防病的思想:“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灵枢·逆顺》);又强调针灸有保健强身的作用:“是故刺法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素问·刺法论》)。在一些篇章中,载述了具体预防的方法,如救治五脏急性热病,于该病在未发之时,往往于面部不同部位先显露赤色,故须“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刺热篇》)。另如治疟疾,也指出应在未发之前针刺。从某种程度上说,《内经》奠定了针灸防病保健的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对治未病思想也有发挥。他虽然重在药物辨治,但也涉及到针灸预防。《金匮要略》首篇就开宗明义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晋唐之际,偏重灸法。这一时期针灸保健防病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艾灸广泛地用于预防,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重点在于预防各种急重之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强调未雨绸缪。一种是通过类似现代的空气消毒法,预防疾病传染,如《肘后备急方·卷二》提到“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以防瘴疠之疾。虽然其实际效果如何,尚待验证,但这种设想则颇为难能可贵。另一种是运用艾灸之法增强人的抵抗力,达到预防目的。如唐·孙思邈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
毒气不能著人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进行预防时,应因地制宜,《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提到“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江东地温,无此疾,古方既传有逆针灸之法,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用之,多害于小儿”。“逆灸”一词系指预防性灸疗而言,也是在晋代提出的,首见于《范汪方》。
二、重视防微杜渐当时医家除主张平时预防外,也注意在发病之初,症候显露之前,用针灸之法截断病势,灭之于萌芽。如“痈疽初发如微,人多不以为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之,治之不速,病成难救”(《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及早防病,不仅效果明显,预后亦佳,《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曾提到风毒一症,“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处三、二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这一时期,防病虽偏重艾灸,但也提到针刺,或针灸药结合。以中风为例,《备急千金要方》中既提到“惟风宜防耳,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的刺法预防;又载述了“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腧穴灸之”的灸药合用之法。在针灸保健上,虽然晋唐时期有关养生文献较多,但针灸方面的内容尚少。《旧唐书》曾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健,其养生之术也是使用灸法:“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灸膏肓穴可以达到保健增寿的效果:“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外台秘要·卷三十九》还介绍灸三里穴预防老视眼,“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