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法:取28号1.5~2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采用捻转或提插补法,留针15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在针柄上可置黄豆大艾团点燃,每次灸6壮。温针法为隔日1次。
上述方法头针可每日使用,穴位注射和温针可交叉或单独配合应用。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以共济运动、步态、构音、眼球震颤四项体征变化为指标。痊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生活或工作能力得到完全改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主要体征明显改善,生活或工作基本得到改善;有效:患者自觉症状改善,体征至少有一项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共治60例,痊愈26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6,7]。
【主要参考文献】
[1]盛灿若。针灸治愈一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1964;(4):16。
[2]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头针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和震颤麻痹的初步观察。新医学·神经系统疾病刊 1975;(1):10。
[3]骆君骅,等。皮部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30例。上海针灸杂志 1996;15(4):25。
[4]魏宏,等。针刺头穴治疗小脑共济失调9例。针灸学报 1990;6(2):49。
[5]李巧菊,等。头皮针治疗小脑共济失调8例。山西中医 1992;8(6):37。
[6]傅积忠,等。头针配合体穴封闭治疗共济失调50例临床报道。1994;14(1):23。
[7]孙怡。温灸、头针法治疗脊髓型共济失调10例报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4;16(3):60。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