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以前者多见。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疲乏等症状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其中原发性糖尿病,又分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多为幼年或幼年起病,症情较重)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多为成年人或成年起病,病情较轻)。针灸主要治疗后者。继发性糖尿病则与内分泌病、胰腺切除、药物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自1921年发现胰岛素以后,虽使本病治疗取得很大进步,但由于原发性糖尿病病因未明,至今仍徘徊在饮食控制、口服药物、适当运动和胰岛素治疗上,仅能通过调节代谢紊乱来控制本病发展。
现代应用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报道,首见于1943年。是一位日本医师代田文志报告其师用灸法在1927年治愈1例严重糖尿病人[1]。1951年,德国H·许米特也报告用针刺治疗1例本病病人,并获成功[1]。我国最早的临床文章发表于1951年[2]。40、50年代,国内外多以个案为主,60年代,出现多病例观察,除用针灸之外,还用梅花针、刺激神经疗法。70年代,增用穴位注射等,日本源俊美还用“一点灸”治疗5例糖尿病人,效果良好[1]。至80年代,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并对临床治疗规律有一定认识,这就是:①针灸疗效与病型关系密切,胰岛素依赖者(IDDM),疗效较差;②病程短,轻、中型病人针灸效果好,重型稍差;③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中,肥胖与中等体型者的效果超过消瘦型者;④针感明显者、疗程长者,效果较明显;⑤针灸对糖尿病并发症者主、客观效果均较满意。值得一提的是,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穴位剌激方法颇多,究以何种方法为更佳,最近曾有医者对针剌、艾灸、针加灸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者尽管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作用,但以针加灸组的疗效最佳(P<0.01)[1]。
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目前认为与针灸改善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率等作用有关。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脾俞、膈俞、足三里。
配穴:胰穴、地机、阴陵泉、复溜、太溪、三阴交、肺俞、肾俞、关元、华佗夹脊。
胰穴位置:6~8胸椎旁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每次取2~3穴,可轮流选用。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十数下再慢按紧提十数下,并结合捻转。留针30分钟,出针前再行手法1次,出针后指压针孔。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血糖含量降至130毫升%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糖较治疗前下降50~100毫克%;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稍减轻,血糖含量下降不足50毫克%。
共用上法治疗234例,有效率在71.4~96.0%之间。其中58例按上述标准评定,显效为25例(43.1%),有效20例(34.5%),无效为13例(22.4%),总有效率为77.6%[2~5]。
温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阳池、胰俞、三焦俞。
胰俞穴位置:第8胸椎下旁开1.5寸。
(二)治法
主穴均用,取双侧。先将纯艾条切成1.5~2.0厘米长之艾段,另备鲜橘皮若干,越薄越好,如无鲜橘皮,可用陈皮于温水中泡软后备用。将橘皮剪成约2×2厘米大小之片块,再从边缘至中心剪一长约1厘米的切口。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2.0寸长毫,液门穴直刺,胰俞和三焦俞略斜向脊柱刺入,施平补平泻手法,针感显著后留针。然后,将艾条段插在针柄顶端,艾条段顶部与针柄顶部宜平齐,再把剪好之橘皮套进针身贴近皮肤,橘内皮朝皮肤侧,橘皮与艾段间隔一硬纸片,以防艾火灼伤肌肤。然后在艾段之下端点燃。须用泻法者,可吹火助燃,用补法者则令其自燃。燃尽取针,出针前亦可再施平补平泻手法1次。每日施针灸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