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诊疗 > 针灸大全 > 正文

内耳眩晕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概述】
 
    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病。系内淋巴积水所致的一种内耳病变。确切病因不明。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具有四周景物或自身的旋转或摇晃的错觉),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以及耳鸣、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针灸治疗本病,较早的报道见于六十年代初[1,2]。一般采用体针,近年来,又陆续开展电头皮针、艾绒压灸等法,对控制急性发作均有明显效果。有人曾经将内耳眩晕病急性期应用针刺和西药的效果作了对照观察,结果针刺疗效胜过西药组[3]。就最近二、三年的资料汇集,针灸共治疗580例,其平均有效率在93%左右[3~7]。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太冲、合谷、内关、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
    配穴:百会、丰隆、听宫、列缺。
    阿是穴位置:系右肋下压痛处。位于右肋弓下,离剑突0.5、1.5、2.5寸处。
    (二)治法
    取主穴为主,每次取3~4穴;如不能制止,酌加配穴。阿是穴,针刺得气后,将针柄作圆形摆动15~20周。余穴均深刺,采用捻转结合提插之法,持续运针1~2分钟;主穴,可施泻法,配穴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如眩晕仍未能控制,可继续留针。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日针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治疗后随访2~3年,未再复发;2、显效:随访2~3年,偶有头晕,但未发耳鸣及旋转错觉,尚能坚持工作;3、有效:眩晕由频发转入偶发;症状消除但重听未解。
    共观察167例,有效率在78.8~100%之间。其中45例,按上述标准评判,愈显率为91.1%[2~5]。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上星、百会。
    配穴:神门、安眠4。
    安眠4位置:三阴交上2寸,胫骨内侧缘。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症情重者加配穴。均用4寸长之毫针,先平刺上星,直透至百会穴,再另取一针从百会透达枕外粗隆。以患者有头皮酸胀感及头脑有清醒感为佳。神门穴,以4寸毫针刺入0.5~1寸,有针感后,提针至皮下,再向上平刺4寸。以患者肘部有酸胀感为度。安眠4,沿皮下向上平刺4寸,以患者感足三里处有微热为宜。每日1次,6~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本病患者113例,结果痊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149例,无效19例,其总有效率为90.5%[8]。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耳、缘中、肝、肾。
    配穴:神门、贲门、三焦、太阳、交感。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随症而加。先以探棒在耳穴区寻得反应点,并在反点上作好标记,然后用王不留子或磁珠(380高斯磁场强度)置于胶布上(胶布面积每块为7×7平方厘米),贴在所选之穴。当即按压2~3分钟,以耳部充血为度。之后,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3~5分钟,隔天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治愈6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9]。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
    (二)治法
上一篇:感音性耳聋
下一篇:牙痛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