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疗效评价:
共治2,478例,其总有效率为72.1~77.1%[9~13]。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承泣、睛明、球后。
配穴:翳明、风池、四白、合谷、攒竹、太阳。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酌配1~2个配穴。承泣穴,取1.5寸长之30号毫针,以30度角向睛明方向斜刺,约刺入1寸左右,待眼区周围有酸胀感或流泪时,轻轻捣刺3~5下,注意不宜大幅度提插,留针10分钟。球后、睛明穴,直刺1.5寸,送针宜缓,不可捻转提插,待眼球有明显的酸胀感时留针10分钟。亦宜用30号2寸长毫针。翳明、风池穴,取28号1.5寸毫针,刺入0.8寸,获得针感,即留针10分钟。余穴进针后,施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得气即可。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 186只眼,以类似上述标准评判,痊愈2 372只(38.3%),显效1 950只(31.4%),有效1 543只(24.8%),无效340只(5.5%)。总有效率为94.5%[5~8]。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合谷。
配穴:(头)光明、(足)光明、养老。
(二)治法
每次以主穴为主,如效不显可酌加配穴。用氦氖激光器照射,波长为6328埃,功充为1.5~2毫瓦,工作电流强度为6毫安。光束垂直照射。患者取正坐位,双目闭合,眼部穴每穴照射2分钟,余穴为4分钟。光斑直径小于1.5毫米,光束发射角小于2毫弧度。每次选2~3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视力提高4行或以上;有效:视力提高1~3行;无效:视力无改善。
共治220例,200例按以上标准评定,结果显效69例(34.5%),有效114例(57.0%),无效17例(8.5%),总有效率为91.5%[14,15]。
核桃壳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目1、目2、眼、肝、肾、神门、心、脾。
阿是穴:患眼。
(二)治法
先特制灸用眼镜架1具,并放置经野菊花、石决明煎煮液浸泡2日之核桃壳,在距1寸处插上一寸左右艾卷段。架在患者之患眼前,点燃,令闭眼,约灸20分钟左右。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为加强疗效,可选4~5个配穴,贴敷王不留行子,每次一侧,二侧交替,嘱患者自行按压,每日3次,每次每穴2~3分钟。每周换贴1~2次,2周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例,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均伴有散光),总有效率为90.5%[17]。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视区。
(二)治法
双侧均取,用26~28号3寸毫针,沿头皮下斜刺进针至要求深度,以>200次/分的速度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20分钟,出针前复行针1~2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4周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3例86只眼,结果恢复正常37只,有效47只,无效2只,平均视力增高0∶36;屈光度平均降低0.38度[18]。
腕踝针
(一)取穴
主穴:上1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