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法共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50例,短期内治愈735例,占98.0%。余15例中,6例系慢性阑尾炎长期反复急性发作者,局部形成肿块,另9例系急性穿孔,予以手术治疗[7]。
拔罐(之一)
(一)取穴
主穴:神阙、膈俞。
配穴:天枢、中脘、关元、阑尾穴。
(二)治法
令患者先取仰卧位,针刺配穴,每次选2~3穴,得气后用强刺激泻法,留针一小时左右。留针期间,每隔10~15分钟捻转提插一次。取针后,嘱病人转成坐位,用皮肤针弹刺主穴,至局部潮红并轻度出血,之后在神阙穴吸拔大罐,膈俞穴左右分别吸拔中罐。留罐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呈深红色为宜。上述方法,根据症情,每日治疗1~2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0例,均获临床治愈,其痊愈率达100%[8]。
拔罐(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府舍、腹结、阑尾穴;2、大横、阿是穴、阑尾穴。
配穴:恶心、呕吐加上脘,反跳痛明显加天枢,体弱加关元。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主穴,阑尾穴取双侧,余取右侧。据症加配穴。腹部穴除关元外,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5~10下后,立即拔罐,关元穴仅拔罐不点刺,均留罐15分钟。阑尾穴仅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捻转泻法1次。两组主穴可交替轮用。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46例,治愈2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9]。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
(二)治法
药液:注射用水。
阑尾穴双侧均取。体质强壮、针感迟纯者,针尖向上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注射速度稍快,每穴10毫升,5分钟内注射完毕;体质弱或针感强者,针尖直刺或向下斜刺,每穴5毫升,缓慢推入。每日1次,3~4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97例,均在一疗程内治愈。随访1~5年未见复发[10]。
耳针
(一)取穴
主穴:新阑尾点。
配穴:发热加皮质下、耳轮,呕吐加迷根。
新阑尾点位置:位于对耳轮耳腔缘,在臀与腰椎之间。
(二)治法
主穴,每侧注入注射用水0.2毫升左右,每日2次,症情缓解后每日1次。依据症情酌配配穴1~2穴。用毫针刺法,探得敏感点以后,速刺入快速捻转,刺激宜强,持续捻转2~3分钟后,留针30分钟~1小时,其间可行间断刺激。每日1~4次。耳轮穴用刺血法,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自觉腹痛消失,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消失,血象恢复正常;[2]有效:一般情况改善,腹痛缓解,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减轻或消失;[3]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改善,甚至恶化者。
共治疗80例(包括15例慢性阑尾炎),结果痊愈74例,有效4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7.5%[6]。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阿是穴、右天枢、关元、中脘、气海、膈俞、血海、大肠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