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如灸冷心痛,燔针针任脉巨阙穴”。
《神应经·心脾胃门》:“心痛:曲泽、间使、内关、大陵、神门、太渊、太溪、通谷、心俞(百壮)、巨阙(七壮)”。
(三) 痰热壅肺
1.治则:涤痰泻热。
2. 处方:肺俞、丰隆、曲池。
3.方义:丰隆属足阳明而络脾经,此二经均直达胸臆,故可蠲化胸中之痰浊;曲池乃手阳明之合穴,能清解阳明之邪热;肺俞乃肺脏经气转输之枢纽,用以培补肺气,宽胸开结,增强清热祛痰之效。痰热一除,胸痛可解。
4. 治法:丰隆、曲池重用凉泻法,肺俞宜平补平泻。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五》:“肺俞、云门、中府、隐白、期门、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玉龙赋》:“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针灸大成·卷九》:“肺壅咳嗽:肺俞、膻中、支沟、大陵。问曰:此症从何而得?答曰:因而伤风,表里未解,咳嗽不止,吐脓血,是肺痈也。复刺后穴:风门、三里、支沟”。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胸痹案
会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患心痛,召迭里特视之。迭里特曰:“膏肓有淤血如弹丸,然药不能及,必针而后愈。”帝从之。呕出淤血,痛止。帝以其亲,每加赐赉。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