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头颈 > 正文

梅毒感染是怎么回事,梅毒感染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显微镜检查:尤其在额叶前部及颞叶,沿Virchow-Robin间隙的血管周围及脑膜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吞噬细胞。炎性变化程度多依疾病的时期和感染程度而异。在皮质中的血管,其外膜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内膜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其内有时可找到梅毒螺旋体。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弥散性变性及脱失,并有反应性星形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处可形成胶质结节。在脑质内小血管周围常见铁质沉着。

  在经过治疗的病例,对镜下所见有些影响,其炎性反应减少,甚至找不到炎性改变,脑膜也无增生,只能见到脑皮质中神经细胞脱失和反应性胶质增生。

  6.先天性神经梅毒 多死产,妊娠早期感染者可导致脑积水及脑发育畸形而难以生存。出生后早期可有脑膜血管感染。青少年慢性发展者可呈麻痹性痴呆及脊髓痨型病变,其病理改变和成人者基本一致。

梅毒感染诊断:

梅毒感染鉴别诊断:

梅毒感染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梅毒性脑膜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多有肺结核史,或有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及严重中毒感染症状,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显著减低,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

  2.颅内占位性病变:除有颅内压增高外,常有局灶症状。脑脊液梅毒反应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某部脑组织受压、移位征象。

  3.先天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本病常有头痛、昏迷、抽搐史及单动眼神经麻痹,或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也可有偏瘫及脑膜刺激征,头颅、眼眶及颅底部有时可听到血管杂音。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术可确定血管病变的大小及部位。

  二、脑血管梅毒应与脑血管病相鉴别尤需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脑血栓形成发病多在50岁以上,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体检有高血压,眼底小动脉硬化,及血脂、血黏度增高等变化。脑栓塞患者血液及脑脊液梅毒学检查均为阴性。

  三、脊髓痨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关节炎、神经痛、神经根痛: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结合体检不难区分。

  2.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本病无闪电样疼痛,感觉障碍呈末梢型,且有肢体瘫痪现象,血液梅毒反应阴性,脑脊液正常。

  3.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于幼年,有家族史,脑脊液正常。除脊髓后索及小脑损害外,尚有锥体束征,且伴弓形足等躯体异常,血液梅毒反应阴性。

  四、麻痹性痴呆应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的痴呆鉴别,后者没有脑脊液异常,梅毒反应试验阴性。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神经梅毒 无症状性神经梅毒(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是指具有明确的原发梅毒感染或血清学梅毒试验呈阳性反应,以及CSF检查有异常改变,但临床上尚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患者。  本病患者多在初染后1~2年之内发生,几占初染梅毒患者的10%左右。约在感染后第3年,发病率才渐渐降低,这是由于一部分患者转为有症状性神经梅毒;另一部分患者CSF自然的或经治疗而转为正常。此种患者血清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简称VDRL)均为阳性,CSF检查白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细胞呈轻、中度增多,蛋白含量增加,CSF-VDRL约80%呈阳性。并且梅毒诊断的特异性试验如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简称FTA-ABS)也可呈阳性反应。

  2.脑膜神经梅毒 主要为梅毒螺旋体引起软脑膜炎症,多见于初染后1~2年内,少数见于感染5年之后。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未来可能转成主质性梅毒如麻痹性痴呆或脊髓痨。

  易见于青、中年男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颈后疼痛,颈部发硬,发热,但也可不发热。Kernig征可能阳性。颅压升高严重者可出现眼底水肿,脑顶部脑膜炎可诱发癫痫发作或精神障碍。颅底部脑膜炎常致动眼、滑车、三叉、展及面神经瘫痪,其中以上睑下垂尤为常见。少数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如轻偏瘫或单瘫,提示脑膜炎症的邻近脑组织内有梅毒性动脉炎。部分脑膜神经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常有损害如斑状丘疹、鳞屑疹,水疱及大疱等。

  3.血管神经梅毒 血管神经梅毒(vascular neurosyphilis),多发病于初染梅毒后5~30年,但也可见于感染后数月之内即发病。青年患者发病距初染间隔时间较中年者为短,并常为青年卒中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一般男性较女性多见。有统计资料血管神经梅毒占梅毒患者的3~15%。

  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先有持续性头痛或人格障碍,数周后出现局灶性体征,并呈进展性加重。局灶性症候则依受累的不同血管而出现不同的血管闭塞综合征。如累及大脑中动脉则出现病变对侧偏瘫及偏身感觉减退,同侧偏盲;主侧病变可出现失语等皮质功能障碍。若病变为大脑前动脉,则病灶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但下肢比上肢为重,且常伴尿失禁及精神障碍,如欣快、淡漠及精神错乱。脊髓血管受累,病初常先有根性疼痛或麻木,提示脊髓病变的上界。以颈或胸段脊髓容易受累,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病的表现。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患者躯干常有感觉缺失平面,出现截瘫或四肢瘫,病理反射阳性,并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4.脊髓痨 脊髓痨(tabes dorsalis)为晚发的主质性神经梅毒,其潜伏期长久,平均发生在初染梅毒后8~12年,也可短至3年,长至20年。发病年龄多见于35~50岁。男性病例为女性的4倍。病变选择性的侵犯脊髓后根及后索并引起变性。在既往对梅毒缺乏有效治疗的年代,本症约占神经梅毒的1/4,占初染梅毒而治疗不充分患者的10%左右。大部分病例起病缓慢,少数比较急剧。一般感觉障碍出现较早,继之共济失调,营养障碍,大小便失禁及阳痿等。

  (1)感觉障碍:疼痛为脊髓痨最早出现的症状,其疼痛性质为散发的短时烈痛,每次持续数秒钟,不向别处放射而固定在一点,多在下肢,间或出现在胸、腹部。由一点疼痛,又迅速转移至另一处,也可呈连续性疼痛,故称“闪电样疼痛”,其剧痛如烧灼、刀割、电击、钻刺、撕裂痛,天气潮湿或寒冷可诱发。随病情逐渐进展,异样感觉逐渐增多,且多位于躯干及下肢,如蚁走感,羊毛触皮感,针刺感,躯干常有束带样感。同时皮肤对痛温觉、触觉发生感觉过敏。有时出现双感觉,迟延感觉,精神性对偶感觉等。后期则变为感觉缺失,以痛觉缺失最早。常见的区域在鼻尖、颈外侧、胸部及小腿前面、前臂外侧等处。震动觉和位置觉在下肢常呈极度损害,肢体远端如足趾及手指等处尤为显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