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全身 > 正文

信息成瘾是怎么回事,信息成瘾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信息成瘾部位:

全身

信息成瘾科室: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信息成瘾相关疾病:

暂无

信息成瘾相关检查:

信息成瘾应该如何诊断

  “信息成瘾”多发于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具体症状是,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出现躯

信息成瘾概述: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提出了“信息成瘾”的概念。他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

信息成瘾病因:

信息成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职业上的重复行为容易造成“信息成瘾”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沈政教授说,成瘾行为分为化学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两种。化学物质成瘾很容易理解,比如对海洛因、鸦片、可卡因的依赖。另外一种就是行为成瘾。与化学物质成瘾一样,行为成瘾者也会重复做一件事情而自己无法克制,比如不能控制自己去不停地上网,或者不停地收集某种东西,很多女孩子就会不停地买各种样式的包。信息成瘾,不仅在行为上成瘾,而且在心理上也已经成瘾。成瘾者对于浏览信息有着极强的心理需要,不停地重复着收集信息这一行为。一旦被迫中止,就会产生痛苦、焦虑的情绪,还出现了躯体症状。

  人的大脑有三分之一的结构属于行为强化系统。反复做一件事情,就会使行为强化系统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变化,这样人便会对反复从事的行为成瘾。当成瘾的行为模式受到挫折而不能进行下去的时候,就会产生与吸食鸦片的人突然被强制戒毒时类似的反应。

  很多人都会从事不断收集信息的工作,但为什么不会“信息成瘾”呢?沈教授认为,工作心理决定是否会“信息成瘾”。“信息成瘾”的人工作很被动,工作目的大多停留在维持生活上,而没有把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寓于工作之中。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没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甚至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时,只是觉得有得交差了,而根本没有成就感。

  ■ 查阅信息时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没有明确追求

  如果在查阅信息时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就能够锁定查阅的范围。如果没有明确的查阅目标,我们就会无限地浏览信息,查到任何时候都不够,心理上也得不到获得所需信息后的成就感,只有不停地查下去。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不断重复同一行为,使大脑内部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信息成瘾”。也有小部分成瘾者浏览信息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他们的工作比较清闲,对于事业没有追求,只有在不停浏览信息的时候,他们才感觉自己是充实的,一旦停下来,他们就不知道干什么才好,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

  ■ 性格内向、拘泥细节的人容易患“信息成瘾”

  性格内项、拘泥细节的人,通常做事情会钻牛角尖,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而且做事情的时候很追求面面俱到。他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非常投入,并且一旦认定某件事情就很难改变。因此他们更容易固执地去收集海量信息,并且不愿意漏掉任何一条哪怕是毫无意义的信息。这种行为不断重复,最终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形成“信息成瘾”。

信息成瘾诊断:

信息成瘾鉴别诊断:

信息成瘾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有台湾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也就是说,因为网络的许多特质带给使用者许多快感,同时又因很容易重复获得这些愉悦的体验,使用者便在享受这些快感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一方面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导致沉迷和上瘾。

  “信息成瘾”多发于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具体症状是,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信息成瘾预防:

信息成瘾应该如何预防?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