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眼病 > 斜视 > 正文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发病机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不论是哪种形式,治疗是首先全部矫正其调节部分,如仍有弱视,应做遮盖治疗,如弱视已经治愈,应手术矫正其残余的内斜视。应测量看远及看近的斜度,手术量是根据矫正以后看远的残余斜视度,此测量仅仅作为手术时的一般参考。例如有一高ac/a比值,经验是手术量比所测得的量,再多作一些。例如看远时内斜18△,原设计为双侧内直肌后徙3mm,可以增加为双侧后徙3.5mm,也可以作双侧内直肌后固定手术。

    局部用抗胆碱酯酶剂,即协助去掉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双焦点镜,通过逐渐减少制剂的浓度,其融合性散开能力可逐渐增大。

    如果患儿年龄已超过5岁,可以适当减少双焦点镜度数0.75~1.0d,目的是维持融合,并使看近时处于内隐斜状态。这样可以训练融合散开能力,等患儿已达到9~10岁时,可以去掉双焦点镜,但仍应做正位视(orthoptic)训练,解除抑制,训练其融合散开能力。

    和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一样,高ac/a调节性内斜视,严重问题是弱视。屈光矫正后,应定期随访,避免产生发育性弱视(development           amblyopia)。若患者未随访,可发生发发育性弱视,则治疗措施应强有力,遮盖治疗是首选方法,如果患儿不愿做遮盖治疗,也可做压抑疗法。

    大一点婴儿3个月复查一次,2~5岁幼儿6个月复查一次,5岁以后每1年复合一次,复查时应作检影检查,在4~5岁幼儿,如果度数相差大于+1.0d,应予换镜。

    如戴眼镜后,仍有残余内斜,应再予验光,若度数相差大于+1.0d,应重新配镜。

    5岁儿童,应将检影度数全部矫正,再加+3.00d的双焦点镜。所附加的度数,位置一定准确,应位于下睑的上缘处,它与老光镜不同,如果双焦点镜位置太低,则无效果。

    4~5月以内婴幼儿,应配戴眼镜。将全部检影度数予以矫正,再际加+1.50d,但不需要双焦点镜,因为婴幼儿视力主要是近用。

    2.高ac/a调节性内斜视:(hige ac/a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如患者合并有垂直性偏斜、a-v征,除矫正屈光不正,治疗调节性内斜视之外,仍需手术治疗。

    若患儿调节性内斜视已发展恒定性内斜视,有单眼注视倾向,且有弱视,应该对检影度数予以全部矫正,包扎健眼,治疗弱视,一旦视力恢复,应做脱抑制及融合性散开训练,以恢复双眼单视。

    4岁上以儿童,如有内斜,应该给以最小度数镜片,以产生双眼单视、内隐斜以及最佳视力。治疗目的是内隐斜,而不是完全正位。因为患儿处于内隐斜状态,可以保持、训练并增加融合性散开幅度。在4岁儿童,如果将检影度数全部矫正,可能达不到最好视力,如果度数稍微减少,视力可以提高,并有双眼视,但不能为增加视力将远视度数减少过多,这样患儿可呈间歇性内斜视,立体视觉可遭到永久性损害。

    4月~4岁婴幼儿,如有内斜,屈光度数有大于+1.50d,对检影结果全部予以矫正,但不附加度数。

    过去有一种错误概念,即多数婴儿是远视,随年龄增大,远视度数逐渐减少,事实上只有10%的1岁以内婴儿为双侧远视在+2.00以上,并且远视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而不是减少,直到7周岁以后,远视度数才逐渐减少。

    年龄在4~5月以内婴儿的内斜视,包括间歇性内斜视,如远视在+2.00d以上,就配戴眼镜,包括全部检查影结果,再加上+1.50d附加度数。因为婴儿几乎全是看近,要测量瞳距大小,有时需要使用弹力带子。

    应该适当矫正屈光不正,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至于如何矫正。依照年龄有所不同。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治疗措施】

    共内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是指双眼视轴分离,眼外肌其神经支配的无品质性病变,在各个方向,不论何眼为注视眼,其偏斜度均相等。非共同性斜视,依注视眼不同,其偏斜度不相等,如患眼注视时,偏斜度加大,眼外肌骨力不足或麻痹是非共同性性斜视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有眼外肌牵制(restriction)神经支配异常,例如眼球后退综合征,以及a-v征等。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primary concomitant esotropia)分为调节及非调节性两大类。调节性内斜及分屈光性及高ac/a两种。

    【概述】

上一篇:斜视的病因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