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眼病 > 斜视 > 正文

交替性内斜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交替性内斜视方法 同等手术量后徙组(Ⅰ组)36例,术前斜视角+15°~+25°(+27△~+47△),第1斜视角与第2斜视角相差+5°~+10°(+9△~+18△),手术量双内直肌后徙6.5~7.0mm。取第1斜视角与第2斜视角之和,如第1斜视角+25°(+47°),第2斜视角+15°(+27△),和为+40°(+85△),双眼平均为+20°(+37△),双内直肌后徙6.0~6.5mm。如第1斜视角与第2斜视角之和为+45°(+100△),平均为+22.5°(+42△),双内直肌后徙6.5~7mm。术前双眼单视功能:无同时视33例,Ⅰ级功能不稳3例。非同等手术量后徙组36例,术前斜视角+15°~+25°(+27△~+47△),手术量:双内直肌后徙5.5~7.5mm,如第1斜视角+25°(+47△),内直肌后徙7~7.5mm;第2斜视角+15°(+27△),内直肌后徙5.5~6mm。术前双眼单视功能:无同时视35例,同视知觉不稳1例。

  交替性内斜视男37例,女35例,6~36岁,平均13.8岁,均为第1斜视角与第2斜视角不相等。患者裸眼或矫正视力≥1.0,于手术前后应用角膜映光及三梭镜测量眼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单视功能,随机分为2组,Ⅰ组36例,给予同等量内直肌后徙;Ⅱ组36例给予非同等量内直肌后徙。统计时以角膜映光及三棱镜检查眼位为准,以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检查结果为评定标准。

  交替性内斜视,无双眼单视,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将手术量分配于双眼,有利于维持两眼的肌力平衡[1]。本资料中两组手术比较,术后进行同视机训练,年龄越小,三级功能建立得越早,年龄≥20岁者建立得较慢,术后即使眼位为正位,亦无同视功能。斜视手术的目的是矫正患者的视轴[2],不仅为改变容貌,而且要建立立体视,Ⅰ组患者用同等量内直肌后徙,术后随访1~6年,保持正位32例,建立三级功能18例,非同等量,术后患者保持正位28例,外斜视5°~10°6例,建立三级功能8例。两组对比,同等量后徙手术操作较容易,术后远期随访不易出现过矫。而非同等量者因其中1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操作较困难,而且少数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过矫,可能系内直肌后徙量大,影响了辐辏功能所致。所以,我们认为,对双眼交替性内斜视度数不等量的患者,给双眼内直肌等量分配后徙,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建立效果较好。

上一篇:男孩斜视
下一篇:眼外斜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