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眼病 > 斜视 > 正文

男孩斜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外斜V:向上注视时的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大(≥15△)内斜V:向上注视时的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小(≤15△)外斜A:向上注视时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小(≤10△)内斜A:向上注视时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大(≥10△)

  6.A-V征为一种亚型水平性斜视。在向上和向下注视时水平斜视角有明显变化。依据双眼向上转25°、转25°和原在位的斜视角分为:
  5.Brown上斜肌鞘综合征可为先天性异常或后天获得,患眼内转位上转受限,向鼻上方做被动试验有抗力。
  4.眼外肌纤维化为先天性疾患,多条或全部眼外肌纤维化,双眼多固定于下转位,眼睑下垂,被动转动试验阳性,多数病人有家族史。
  3.固定性斜视多为先天异常,眼球固定,运动受限,被动试验有极大抗力。
  2.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为先天异常。患眼运动受限,以外转受限最为多见,内转时眼球后退、脸裂变小,外转时睑裂开大。
  (二)特殊类型斜视1.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当一眼注视时,另一眼上斜,同时伴有外旋和外转,斜视角不固定,注视时或去除遮盖后该眼缓慢下转,多为双眼发病,程度不等,亦可一眼为隐性。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包括中枢性、视神经源性、内分泌性和机械性眼外肌麻痹。
  (1) 眼球运动有障碍;(2)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3) 在麻痹肌作用方向斜视角加大;(4) 可能伴有代偿头位;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病,包括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肌肉缺如和筋膜异常等。
  三、非共同性斜视(一)麻痹性斜视特征:
  3.微小斜视又称单眼固视综合征,多为内斜视,微小外斜视较为少见,斜视度<10△,患者有中心抑制暗点,多伴有弱视,交替遮盖试验可能为阴性,常用4△三棱镜试验检查。
  4.继发性外斜视(1)内斜视手术过矫(2)知觉性外斜视(三)其他1.周期性内斜视内斜视和正位视周期性出现,常风周期为48小时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具有调节性内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的特征,二者可以交替出现。
  3.恒定性外斜视双眼交替性单眼性,斜视角恒定。
  (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1)相似,但遮盖一眼30-45min 后,看近时的斜视角加大,与看远时相等或更大。
  (2)集合不足型: 看近时斜视角比看远时大(>15△),AC/A低(3)看远与看近时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常。
  (1)分开过强型:看远时斜视角比看近大(>15△)。遮盖一眼30min后,看远时斜视角仍大于看近时,AC/A值高。
  2.间歇性外斜视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
  (二)共同性外斜视1.先天性外斜视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斜视角大、恒定。
  (2)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
  5.继发性内斜视(1)外斜视手术过矫。
  (3)基本型:看近与看远进斜视角相似,AC/A值正常。
  (2)分开不足型:看远时斜视角大于看近时。
  (1)集合过强型:看近时斜视角大于看远时,AC/A高,有远视性屈光不正者,戴眼镜后看远时可能接近正位,但看近时仍有明显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4.非调节性内斜视大幼儿早期发病,无明显远视,亦可能有近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单眼性者多伴有弱视。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大于看远时,AC/A值高。
  2.调节性内斜视(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
  (一)共同性内斜视1.先天性(婴儿性)内斜视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
  4. 向上、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相差<10△。
  3. 左、右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或相差<5°(8.5△),但应注意,旁中心注视者在双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不相等。
  2. 在任何注视方向上斜视角无变化。

  男孩斜视是怎样的?男孩斜视有何了解?男孩斜视又如何治?  斜视的分类一、隐斜视二、共同性斜视1. 眼球运动无障碍。

下一篇:交替性内斜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