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一般认为后
葡萄膜炎为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它的发生一般都具有全身性的因素,常见的有结核、
梅毒、
风湿、弓形体病、组织胞浆菌、布鲁氏菌、弓蛔虫等。因为病因很复杂,难以查找,因此病人要尽可能向医生详细介绍以往的病史,以便节省检查费用,提高诊断效率,及时有效地得到治疗。另外,很多病人的病因确实无法查找,只有以皮质类固醇为主进行治疗,在给以维持治疗时,患者必须坚持治疗,因为如不坚持治疗,有可能出现病情反跳,而使病变变得难以控制,因此,为了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疗效评价:1.治愈:眼底渗出消失,视力恢复或提高; 2.好转:眼底渗出基本消退,视力改善; 3.未愈:眼底渗出加重,视力下降或失明。
用药原则:1.后葡萄膜炎的治疗最好是病因治疗,如果找不到病因则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开始给以大剂量顿挫疗法,静脉给药,3—7天后迅速减量给以口服治疗。然后逐渐减至维持量,维持一般较长时间(一般3—6个月),然后等炎症完全控制后再停药。 2.对于严重病例,或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加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但要注意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应每周检查百细胞和血小板,前者下降达到4000,后者下降达到10万以下者当考虑停药。 3.起因于感染者可加用青酶素等抗生素治疗。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 2.皮质类固醇; 3.抗前列腺素药; 4.免疫疗法。
诊断依据:1.有眼前黑影、视力下降; 2.玻璃体混浊; 3.眼底检查可见渗出
性病源;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局源性或弥漫性脉络膜渗漏。
临床表现:1.眼前黑影; 2.视力下降:程度不同,炎症波及黄斑部时视力下降明显;炎症位于周边部时可表现为轻度视力下降; 3.眼前闪光感; 4.玻璃体混浊:以后部玻璃体为主; 5.眼底检查:急性期眼底呈散在或弥漫性边界不清的黄白色渗出源,病源位于视网膜血管下。至后期则出现细小色素颗粒和色素脱落现象,使整个眼底呈现弥漫性细小的色素分布及脱色现象,如为散在性病源则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白色脉络膜萎缩斑,常有色素沉着; 6.可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炎等。
概述:后葡萄膜炎又称脉络膜炎,因脉络膜和视网膜邻接,脉络膜发炎时,往往波及视网膜,所以又称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的特点是不出现疼痛,有视力下降及明显眼前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