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法则二 驱除消极的信念!
信念之于每个人,就有如至高无上的命令,让我们了解事情的可能与不可能、可做与不可做,从而主宰了我们的思想、感受以及行动。
所以说,当一个人的信念不改的话,那么他的人生要想有所改变就断然不能,如果你认为自己办不到,相信你也不会花费多少力气去实现它。
我想如果我当年的信念若是不强的话,对于自己解放心灵痛苦的行动,以对抗所谓坚不可摧的心理障碍怎么能成功呢?
面对庞大的压力,积极的信念可以给人明确的方向感,它是历史上一切伟大成就背后的推动力量。
法则三 改变你的策略!
就算是你有了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信念,若是欠缺好的策略,便仍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结果,然而当你真正有心想做好,那么好的策略当可自然而然地孕育出来。
要想谋得好的策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学样”“模仿”,你要去找一位曾经在你所希望的这方面成功的人去模仿,了解他的想法、做法,这不仅可使你比较容易成功,同时也可以节省摸索的时间浪费,尤其的好处是你可能做得比他还要好!
在我们的人生里很多人都知道哪些事该做,然而真正力行去做的人却不多,各位朋友们,光是知道哪些事该做仍是不够的,你还得拿出行动才是。有句俗话说的不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法则四:人际关系决定80%以上的快乐。
影响身心健康我认为第三重要的便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了,那包括感情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工作方面的以及社交方面的,毕竟生活就算是再好,若四周没有一个人能够与他共享,那种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如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从自己做起,然后延伸到周围的人身上,你要发现什么是你最高的价值、什么是你最期望的目标、你应该运用何种人生游戏规则,以及如何给其他的人定位。
当你熟悉了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后,便会很容易地和人们建立最诚挚的关系,并从其中获益良多。就我看来,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便是人际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让你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贡献社会。
法则五: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向成功者学习!
人生中没有那个人能免去不作错决定,我本身就不例外,甚至于还错得不少。然而我并不会因此就不再作决定,只不过我决定不管作了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保持弹性的心态,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从中汲取经验,作为日后作出更佳决定的参考。
别忘了:成功源自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源自于经验,而经验又源自于错误的判断。
人生中那些看似错误或痛苦的经验有时候却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当他成功就容易自得意满,但一个人当他失败时就会戒慎恐惧,从而会好好决定出一条更成功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用心地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自责,否则日后依然会重蹈覆辙。
一个人的亲身经验固然重要,然而若能找一个人作为"学 样"的对象会更有价值,他可以指出你人生河流前面的急湍,可以提供你前面道路的地图。
像这样的学样对像你可以选择人际方面的、感情方面的、健康方面的、工作方面的乃至于其他任何方面的,只要你有心想去学,这可帮你省却走很多冤枉路,同时得以避开失败。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人独自在这条人生的河流上航行,此时你不得不自行作一些重要的决定,这不见得是件不好的事,因为只要你肯学习,不管是碰上多艰困的事情,都能让你从其中 学到很宝贵的学问,可帮助你未来作出更好的决定。
任何一位走出心灵逆境的人士若要告诉你他成功的秘诀--他若是肯老实说的话 --都必然会归功于曾经作过太多太多的决定所致。
我之能克服心理障碍克服自卑走出逆境,乃是尽可能一天多去行动,多去实践,多去锻炼,与其想,不如做,在实践过程中大量的积累总结正确的经验,再大量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达成目标的速度!
不管你对人生有多少准备,我敢向你保证一件事,就是在这条人生之河中你必然会碰上不少礁石。
当你碰上了礁石可别 一味自责"失败"了,而要记得人生中并没有"失败"这一回 事,而只有"结果"。如果你没得到所想要的结果,那么就从这个经验中学习,好在未来能作出更好的决定。
法则(六)找出改变的杠杆!
21世纪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就是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逃避痛苦和得到快乐,借着这股力量可使我们旧有的行为改变,也可以帮助新行为的定型。
认定不变会有很大的痛苦,而现在就变会有很大的快乐。改变不成通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改的问题。如果有人拿枪顶着我们的脑袋,高声喝道:“你最好给我马上改掉没精打彩的样子,否则就毙了你!”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振奋起来。
我们对于“改变” 这个问题所抱持的态度,经常是“应当”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唯一的方法就是得在心里抱持迫切感,不能不快点去做。要如何消除这样的矛盾呢?如何逼着自己愿意主动去改变呢?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痛苦的临界点,让自己觉得不马上改变是不成的。改变要能成功,不是知道得改变便算了事,而是得打从心底晓得自己必须改变才行,如果你多次曾试图改变而未见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令你改变的痛苦还未达到令你无法忍受的程度,而惟有当你达到那样的痛苦临界点时,这时能令你改变的杠杆才出现了。
何以有些人明知道应该改变却迟迟不改变呢?那是因为他们认为改变比不改变更令他痛苦。如果我们真想改变别人,或者是改变自己,我们只要把这个道理反转,让不改变成为极端的痛苦(得让这个痛苦超过难以忍受的临界点才行),而让改变成为极端的快乐。
如果想找到调正有助于改变的杠杆,不妨问自己一些能引起痛苦的问题:“如果我不改变的话,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很多人整天就是只想到改变所要付出的代价,却很少想到如果不改变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人生最终会错失掉什么样的机会?会让我在身体上、精神上、金钱上或情绪上有什么样的损失?” 让不改变的痛苦成为你真正、强烈和直接的感受,使你不愿再耽延而拿出改变的行动。
如果那仍不足以产生改变的杠杆,那就把目标转移到心爱之人的身上,例如你的孩子或其他你关心的人。大部分的人宁愿为心爱的人付出得比在自己身上为更多,所以好好想一想,如果自己不改变的话,会对心爱的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当你做完这件事后,接下来便是问自己一些能引起快乐的问题,这将可以使你对改变产生一些具有正面效果的感觉。你可以这么问:“如果我改变了,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重新评断?如果我改变了,会有什么样的冲劲?如果我今天就能改变,会做出什么样的成就呢?我的家人和朋友会怎样看我?我会多么地快乐呢?”
这些问题要想能产生效果,你就得尽可能找出一大堆为什么一定要马上改变,而不是未来某一天才改变的理由,若是有更强力的理由就更好些。如果你不觉得有马上改变的必要,那表示你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改变杠杆。
到此你已经知道了如何把不改变和神经系统中的痛苦连在一起,把改变和快乐连在一起,这会使你有动力去想改变
法则(七)中止你旧有的行为模式!不断重复强化正面积极的行为!
要想有新的人生,单单是知道所要的目标和改变的杠杆仍是不够的,你还得有高度想改变的意愿才行。如果你还是如以前的想法、做法,那我可以告诉你改变无望,你仍然会生活在痛苦和沮丧之中。如果我们一直沿用旧有的行为模式,最后所得的结果依然会跟以前一样。
就像唱片,不管你播放个千百次,它始终都是唱相同的曲子,因为它受制于音轨的刻痕。可是如果有一天当这张唱片在播放时,你拿起一根针在上面刮了几十下,它还会唱相同的曲子吗?同样的道理,只要中止我们消极的行为及情绪,找出扭转痛苦与快乐的杠杆,那么整个人就会改变。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旧习惯所带来的痛苦而想改变,可是又舍不得这个旧习惯所能带给他们的“快乐”,这就好像有的人因为受伤而受到旁人的关注,为了继续引起他们的关注,他就不大愿意自己的伤过早康复。你可以去作任何所希望的改变,可是如果不变能使你获得改变所不能得到的足够好处时,那么你就算是改变了,日后依然会很容易地又回复旧有的行为。如果要改变他这种行为,我们就得为他找出必须改变的杠杆,同时指出他的改变方向。
如果你能让一个人肉体上觉得痛苦,那么就能使他拿出决心,想要脱离而去追求快乐,这时他旧有的行为模式便为之改变。每个人都想让这位仁兄别再吃巧克力,可是你越是不要他吃,他就越吃得厉害,相反地,我倒逼着他尽可能地吃,这远出乎他的意料,结果很容易地便使他戒除了这种习惯。因为在他晚上睡觉时,脑神经系统会记录下吃巧克力的痛苦经验,一下子便把他先前对痛苦和快乐的认知击得粉碎。
经常我在帮人治疗这样的毛病时会碰到下述的现象,当他们在跟我讲述所遭遇的问题时,往往还没说上几句便痛哭起来而不能自己。
目睹这种情况我常常会立即站起来,以稍重的口气说道:“对不起!”这会很快地打断他们的失态,随之我便接下一句:“我们还没谈到主题呢!”通常他们会很不好意思地回道:“很对不起”然后马上便回复了本态。这实在是一个很有震撼力的举动,这些人一直觉得已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却没想到我却能一下子便让他们恢复常态,这颇给他们一些启示。
要想中止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最好的方法便是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施加他们一些完全没想到的事。你不妨给自己想一些能中止旧习惯的方法,看看有哪些能够改变情绪低落、烦恼和消除内心压力的方法。下次若是你觉得有些情绪不佳时,不妨赶快跳起来,仰望蓝天喊叫一声,这个动作看起来或许有些好笑,不过确能改变你的状态,让你的思绪不再往牛角里钻。
要想改变旧有习惯,所用的方法越是令自己痛苦就越有效果。以往我们曾用迂回的方式去追求快乐,结果却得到一些负面的结果,如果现在想改变的话就得抛掉过去的认知,改换一个新的行为模式,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正,直到这个行为成为习惯为止。
法则(八)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改变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当处于逆境时该怎么做。人生中经常有许多事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例如我们罹患了“神经症”这一切似乎你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或许你曾试过一些方法,找过一些医生、希望使自己恢复健康,让快乐的时光重现,可是却都未见成效。
有些人或许会重新振作,力图扭转困境,但当再失败时,往往就失去了再尝试的勇气。何以会这样呢?
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避开痛苦,没有人愿受再三失败的打击。
当一个人付出全力去做,结果得到的尽是失望,请问他还有劲去尝试?也就是经常受到失望的打击,我们不仅不愿再去尝试,甚而根本不相信还有任何可为之处。 若你发现自己有了不想再尝试的念头,那么就得当心这种心态,你已经患了“无力感”(helpless)的心理病了。
幸好这种病并不是绝症,只要你现在就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做法,那么所有的不如意就会一扫而空。爱迪生说:“我才不会沮丧,因为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会把我往前更推进一步。”
扭转人生的第一步,就在于抛却一切负面、消极的想法,别一味相信自己什么都不行,是无可救药的了。何以你会这个样子?只因为曾经试过多次不见成效,就意味着自己束手无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