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室里的故事
案例一:9月5日,记者在北京月坛首都儿童研究所
抑郁症治疗室见到了小薇。牛亚娟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小薇这学期本来该上高二了,但由于患抑郁症,家长不得不为她办了休学。
看到这些数据,记者想起一位朋友的母亲也曾因抑郁症住院。治愈后,她回来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想到那里有那么多学生。”
案例二:小马是首都某高校大二的学生。最近,他变得远离同学,连一向喜欢的足球也不踢了,经常一个人躲着看书,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父母来学校看他,感到非常吃惊,连忙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原来,小马以前一直受人欢迎,进大学后这种优越感消失了。后来,他与一位姑娘谈起了恋爱。在恋爱中,他找到了久违的自信与归属感。他细心地经营着这段感情,但女友却提出了分手,理由是“自己年龄还小,想自由地发展”。小马一时接受不了,出现了抑郁症状,对什么事都失去了兴趣。
一年前,一向成绩优异的小薇在中考中失利了,后来父母花钱送她进了市重点。但无论怎样努力,她的成绩总是跟不上从本校直升的同学。大家因为小薇成绩不好不愿理她,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小薇觉得他们很虚伪,明明前一天晚上复习到凌晨一两点,眼圈都黑了,还说10点就睡了;而老师似乎也总是围着成绩好的学生转。慢慢地,小薇再也不愿上学了。在家里,她的表现也很反常,跟妈妈说不上两句便大吵大闹,摔碗撞门成了家常便饭。
牛医生说,现在像小薇这样的孩子很多。每到暑假或者周末的时候,门诊就会变得很繁忙,有时一天会来20多人,走廊里全是小患者和家长。
近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陕西省的72万抑郁病人竟然近半数都是学生,其中初中生占16%,高中生占18%,大学生占24%。今年6月,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北京地区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15岁以上市民中,约有60万人患过或正患有抑郁症,其中大学生不少于10万。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许又新教授指出,如果学生表现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充满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而且这些状况持续2年以上,且有2/3的时间处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