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艾滋病在我国快速增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艾滋病疫苗正式投入使用,而现有的抗艾滋病毒药品则毒副作用多、费用昂贵且不能完全治愈该病。因此,只有严格控制传播途径,才是当前防止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控制性传播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艾滋病主要是经性接触传播,占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的70~80%,其中异性恋者占60~70%,同性恋者占5~10%。只要是有危险性高及无保护的性行为,不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性接触,都有很大的可能由已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性伴处获得感染。男性同性恋者的肛交行为易使皮肤粘膜防御功能脆弱的直肠受损出血。故男同性恋比异性间性行为更易藉由血液和精液感染,而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在以异性性行为为主的人群中,影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异性间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性伴更换的频率、经常嫖妓男性的百分率、其他性病的患病率及安全套的使用率等。
阻断性传播的主要原则是提倡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促进性活动中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等。
(1)健康的性观念ABC:健康的性观念基本可以概括为禁欲、忠于配偶、以及正确使用避孕套等三个方面,简称为健康性观念ABC。
A(abstinence):指禁欲,即控制自己的性欲望。
多个性伴、婚前和婚外性行为以及卖淫、嫖娼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而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则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保持童贞、忠于配偶、白头偕老等)应该作为社区和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首要内容。要在青少年中适当开展性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小培养正确的恋爱、婚烟和家庭观,洁身自爱,保持童贞,同时要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特别是少女卖淫。
B(befaithful):忠实于自己的配偶。
夫妻之间彼此忠诚,白头偕老;或性伴间相互忠诚,就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C(condom):正确使用避孕套。
预防艾滋病感染及性病的措施中,推广使用避孕套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为简洁,较易于实行的办法。
(2)安全性行为:危险性行为是指在所有同性或异性性生活过程中能够引起双方血液及体液交换的性行为。具有较高感染危险性的性行为一般认为有经肛门和经阴道性交两种,其中肛交是传播艾滋病最危险的不安全性行为;而口交传播的危险性较小。
安全性行为则主要包括洁身自好,节制欲望或自慰行为(手淫);在性交过程中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采用非插入性的性活动方式,如接吻、拥抱、抚摸以及其他不将阴茎插入性伙伴体内的性行为方式等。同时还应避免与不熟悉的临时性伴性交,避免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避免不加保护的性交等危险性行为。
(3)加强性病的防治管理:性病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加强性病的防治与管理工作、制止性病的蔓延,才能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所谓性病,是指以性接触传播为特征的一组传染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自1975年之后,医学专家把通过性接触或类似性接触传播的疾病通称为性传播疾病(STD)。除上述四种外,还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腹股沟肉芽肿、阴部疣、念珠性阴道炎、滴虫病、阴虱、疥疮以及艾滋病等。
性病的流行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和条件。性病与艾滋病不同,性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性病的有效综合防治可以大幅度减缓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所以,艾滋病的预防必须与性病的防制工作相结合。
2.控制静脉内吸毒
吸毒也称为称药物滥用(drugabuse),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容易产生依赖性的物质。一旦产生了依赖性,个体便不可控制地和不断地寻求药物,以感受药物所带来的精神效应;如果停药,便会产生戒断症状。吸毒的方式有口吸、鼻吸和静脉注射。
吸毒传播艾滋病的直接原因是共同针具。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的静脉吸毒者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和稀释液内可以残留有受污染的血液,静脉吸毒者在未经消毒的情况下轮流共用针具,导致艾滋病毒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吸毒传播艾滋病的间接原因是不安全的性行为、性乱和卖血等行为
劝导吸毒病人在摒弃吸毒行为时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最终实现完全脱毒的“降低危害(harmreduction)”策略。对吸毒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教授一些必要的预防技能;使吸毒者容易获得清洁的注射针具或针具消毒用品(针具交换项目);帮助戒毒或者采用毒品替代疗法(如美沙酮替代疗法)。例如,在静脉吸毒者中开展“降低”危害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告诫他们以漂白剂及清水冲洗与人共用的针具;不与人共用针具;减少静脉吸毒的频率,戒除静脉吸毒行为;减少口、鼻吸毒的频率,戒除口、鼻吸毒的行为;以便达到完全脱毒的目的。
3.控制输血传播
凡是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输入健康人后使之感染都称为血液传播,包括输血、受血、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共用含有艾滋病毒血液污染的针具、刀具等医疗器具等等。输入了污染艾滋病毒的血,可以使受血者感染的机会达95%~100%,而且潜伏期也相应缩短。
对每个献血员必须都要进行HIV抗体检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因素,才能建立一个安全的供血系统:①有一个对卫生部门负责、非盈利的国家输血服务体系;②有一个排除卖血或职业献血的政策;③鼓励经常性的自愿献血;④所有献血者献血前都必须做HIV以及乙肝、梅毒或丙肝的筛查;⑤医师和病人要认识到输血有风险,要严格掌握受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