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非危险型者在于预防再感染,耳内滴药,干耳 3个月后可行鼓膜修补术。危险型者,一旦确诊,应行乳突手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并根据条件行听力重建术
③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中耳粘膜、骨膜,甚至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长期或反复耳流脓、听力减退、鼓膜穿孔为该病特点中耳炎能在发生多因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和恰当治疗,或病变为急性坏死性炎症 ,以及邻近病灶 如化脓 性
鼻窦炎、
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致成,该病可分为非危险型和危险型两型:非危险型(单纯型)病变仅限于粘膜层,上感或耳内进水可引起发作,耳流脓为间断性,分泌物为粘液性或粘脓性,鼓 膜 穿 孔位于紧张部 。危险型包括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二者可同时存在,病变可破坏骨质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迷路炎、
面瘫、耳源性
败血症、
脑膜炎、脑脓肿等。临床表现耳流脓为持续性 ,脓有臭味 ,鼓膜 穿孔位于松弛部或边缘性,或大穿孔破坏鼓环,并有肉芽 、息肉或胆脂瘤样物,X 射线片或CT扫描可确诊。
②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感染所致的中耳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并发于急性传染病、鼓膜外伤穿孔感染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突出症状为耳痛,小儿常哭闹,体温升高,患耳听力减退,病程稍久鼓膜可自行穿破,耳内流脓,此时耳痛及全身症状可随之减轻,耳镜检查早期可见鼓膜充血、膨隆,穿孔后耳道内有多量粘脓分泌物,穿孔多较小位于鼓膜紧张部前下方。治疗应强调全身抗感染治疗,应用广谱足量抗生素,鼓膜已穿孔者耳内滴用抗生素滴耳液,全身症状重或合并急性乳突炎而鼓膜尚未穿孔者应行鼓膜切开。本病如能得到及时恰当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炎症消退后鼓膜自行愈合。
①分泌性中耳炎。为伴有鼓室积液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该病又称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胶耳、蓝 色鼓 膜 等 ,病变发展可形成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等。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但小儿占明显多数,中耳炎能操成听力障碍,应引起重视。该病的基本原因被认为是咽鼓管阻塞,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炎、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鼻咽腔
肿瘤、鼻腔充填、腭裂、鼻咽放疗等,感染和免疫反应对该病发生也有重要意义。发病机制为咽鼓管阻塞后致成鼓室负压,出现鼓膜内陷、毛细血管扩张、鼓室积液等改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耳内堵塞感,
耳鸣及听力障碍,小儿则常被保教人员发现听力减退 ,诊断需靠耳镜检查 、听力 检 查及导抗测试等。治疗应针对病因,改善咽鼓管通气恢复鼓室压力,采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或注入药物、中耳置管等,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晚期形成胆固醇肉芽肿性中耳炎能进行手术治疗。
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