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
中耳炎一般分为非化脓性与化脓性二类。每类又分急、慢性二种。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为咽鼓管功能不良而使中耳内产生负压所致。表现听力减退、
耳鸣和自声增强等症状。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排出中耳渗出液和保持咽鼓管通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则为化脓性细菌入侵所致。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发病。表现为发热、耳痛、耳鸣、听力障碍;幼儿患者的耳痛和全身症状常较成年人严重。一旦鼓膜穿孔,则耳痛消退,幼儿中耳炎而代之以粘脓性耳漏。治疗原则是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炎药物和中耳引流为主。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所致。临床表现有听力时好时坏,呈渐进性加重,初为传导性
耳聋。长期不愈者可继发为混合性耳聋。耳鸣早期为低音调,晚期为高音调。治疗原则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导致耳聋。如鼓膜按摩、反复行咽鼓管通气、针刺疗法,抽吸鼓室积液或行鼓膜切开术,鼓膜留置通气管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所致。其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有耳流脓、耳聋及听力减退。根据其病理交化及临床表现分别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治疗原则包括注意耳部清洁、引流及消炎等。为防止或治疗并发症,骨疡型及胆脂瘤型须及时到医院治疗并发症.彻底清除病灶。在各型的治疗中还应考虑听力重建术。
幼儿中耳炎治疗在方面: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可以选用磺胺及抗生素等消炎.在鼓膜穿孔前,可用2%~5%酚甘油滴耳,一日3次,一次3~4滴;如果耳痛剧烈,鼓膜外凸或穿孔过小,排脓不畅者,可以考虑手术行鼓膜切开.若鼓膜穿孔后,可先用3%硼酸水或3%双氧水洗耳,然后选用一种滴耳药,如2%酚甘油,2.5%氯霉素甘油,1%~2%庆大霉素或1%黄连素液等.同时和1%麻黄素等滴鼻,促使咽鼓管消炎通畅,以利鼓室引流.如流脓停止,鼓膜穿孔已愈合,但听力仍差者,可做咽鼓管间接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