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渗出性
中耳炎通常双侧发病的居多,所以对听力的影响较大,如果听力损害雪生在小儿的学话阶段,可以导致聋哑症,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影响更大。这种耳病导致
耳聋的机理是:鼓室内积液――吸收,反复多次后,积液中的矿物质沉积,可以使听小骨发生粘连、硬化,血液供应不良,听骨链的运动受限,逐渐发展到坏死、断裂,导致传导性耳聋。更有甚者,鼓膜内陷,与鼓室内壁粘连成袋状。脱落上皮细胞碎屑积聚在袋内可形成胆脂瘤。因为胆脂瘤逐渐增大时可侵蚀中耳和内耳的骨组织,甚至并发颅内感染。最近科学家还发现,鼓室长期积液,所产生的毒素可以渗入内耳,破坏耳内组织。
少儿渗出性中耳炎往往发生在
感冒、
扁桃体炎之后,无耳痛和耳道流水等症征,但小儿的听力发生减退,大点的儿童会跟大人诉说耳内发胀、发闷,可为双耳,了民可为单耳;幼儿则不会诉说听觉困难,只顾玩耍,因而很容易被忽视、漏诊。但是一些细心的父母可以发现孩子对一般声音缺乏表情,对呼唤声的反应也比较迟钝。这时如果请耳科医生检查,至多只能发现鼓膜不如正常的透明,鼓膜活动略差,但不充血。有经验的医生会采用鼓室阻抗计测量鼓室压,会发现鼓室内有积液的可疑。如果作鼓膜穿刺,可以直接获得中耳腔是不是有积液存在的结果。这对诊断渗出性中耳炎十分重要。
渗出性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耳病之一。据统计,在6~24个月的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7岁以上的儿童则很少见。
少儿 中耳炎主要有什么症状啊?少儿 中耳炎应该怎么样诊断啊?少儿 中耳炎应该怎么样治疗啊?